[发明专利]收发信函传真及其设备无效
申请号: | 94119262.8 | 申请日: | 1994-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326A | 公开(公告)日: | 1996-09-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岳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岳 |
主分类号: | H04N1/12 | 分类号: | H04N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66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收发 信函 传真 及其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的邮政方法及其设备,特别是一种信函传递用的传真方法及具备收传真和包装制信功能的一体自动化设备。
目前,信函邮递仍沿袭传统的信函分检和交通转运,因此不论信函邮递过程采用如快的分检设备和交通工具(如特快专递)与图文传真相比,速度要慢,而且资源浪费大。然而现在的传真设备,因所收传真图文是公开的,不适合于传递信函用。随着人们生活范围的扩大和对邮递的快速要求,现有的信函传递方式将表现出力不从心。
本发明要提供一种以传真方式传递、接收信函的设备。由于信函有一定的稳私性、针对性,所以该设备则必须保证信函其特有性质。因此本发明方法及其设备必须做到:接收到的信函传真是被封装起来,而且可以用来传送的。
本发明是如下完成的:
发信方使用传真设备按先后顺序发出封页和信函页传真,这样收端就有区分开它们的依据。收端则是由收传真部分和包装部分组成的收信函传真设备,它在程序控制下,收传真部分按先后顺序分别供纸记录封页和信函页传真,然后送到包装部分由其收纸装置将信函页传真收好一平叠在一起,再包装并封贴起来,封页传真则记录在包装纸外,最后将包装好的信送出该设备,供传递。这样就完成一个收信过程。这里指的封页是一张包括收、发信人的姓名,联系地址,邮政编码等内容的纸,其内容是便于传送而写的。这里指的信函页是一张或多张写信的纸。
本发明在发信端可用传真机、计算机(有传真功能)等发传真装置,按先后顺序发出封页、信函页传真到收信端的收信函传真设备,由其完成“制信”供传递。这样收、发信过程简单方便,而且迅速,可省去现有信函邮递的中间分检、转运环节。在长距离及交通不便利的地方使用该设备其优点十分明显。
下面结合附图,以先发封页传真为例具体说明:
图1)是该设备收信函传真设备自动化程序示意框图。当信函传真到收信函传真设备,由该设备的控制电路①控制供纸器②每次的第一页向记录器③提供封页包装纸,记录器③在控制电路①的控制下,完成封页传真记录,记录完的封页包装纸由收纸器④的封页包装纸收纸部分完成收纸,同时供纸器②在控制电路①控制下,向记录器③供信函记录纸,在控制电路①控制下由记录器③完成每一页信函传真记录,记录完的信函页由收纸器④的信函收纸部分完成收纸。在对传真记录结束指令延时后,控制电路①控制收纸器④结束工作,再由包装器⑤将信函页包装起来,为完成封贴过程,上胶器⑦在包装前对包装纸封贴部分上胶,这样包装完后,即封贴好,最后由送信器⑥将信送出,供使用。
图3)是具体的一例封页记录包装型收信函传真设备斜视示意图。
图2)是该设备使用的封页包装纸形状,其形状为十字型。折叠面a、b、c、d要求向e面折叠后,能完全盖住e面,并外沿有一定多余宽度为5到30毫米用来上胶,上胶宽度为3到20毫米。为方便折起,AB、BC、CD、DA折边要有一到几条压迹或小孔。e面尺寸要比该设备所收最大纸型尺寸大2到20毫米。封面记录在e面,方向朝下。
在图3)中:收传真部分⑨完成封页、信函页传真记录,其记录面朝下,并分别由出纸口送出。先送出的封页包装纸由封页收纸器完成收纸,并定位在包装器上,即封页包装纸a、b、c、d、e面分别在包装器的k、l、i、j、f面上。然后,信函页收纸器⑩下移到出纸口下方,将信函页都收在包装器f面即包装纸的e面上。同时设置在信函页收纸器⑩上的上胶器完成对封页包装纸上胶。收完纸后,信函页收纸器⑩由提杆向上提开,由包装器开始包装,这里的信函页收纸器⑩封页收纸器均无上、下底面,均在包装器上完成收纸。包装器先l、j面分别以CD、AB为轴同时向上方旋转,并由l面先压下,再压上j面,这样封页包装纸b、d面贴在一起,再k、i面分别以BC、AD为轴同时向上旋转并压下,这样封页包装纸a、b、d面贴在一起,c、b、d面贴在一起,完成封贴过程。最后推杆将f面推起,将信从封页收纸器的缺口处推出,完成一个制信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岳,未经王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192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