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线连接方法和导线连接端部结构无效
申请号: | 94119936.3 | 申请日: | 1994-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712C | 公开(公告)日: | 1998-11-11 |
发明(设计)人: | 长手隆;盐原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R43/02 | 分类号: | H01R43/02;H01R43/04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叶恺东,王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线 连接 方法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通过具有可插入导线的筒状导线插入部的连接接头,把导线线束彼此电气连接起来的导线连接方法,导线的连接端部构造以及连接接头,特别是涉及把具有绝缘包覆的导线线束原样插入连接接头的筒状部分,由一对电极进行加热、加压和加电流,把连接接头同导线进行导通。固定的导线连接方法,导线连接端部构造以及连接接头。
在现有技术中,提出了一种导线的连接方法(日本专利公开公报3006881/1993),不用除掉绝缘包覆,把金属套筒套在导线连接端部上,把该金属套筒夹在三极式电阻焊接机的电极间,使电极一边加热一边压缩,通过电极的热、压力和由电极间的电流所产生的电阻热来破坏绝缘包覆,使导线和金属套筒电导通。
图11表示上述现有的导线连接方法的一个工序。把具有绝缘包覆的原样的导线32插入圆筒形金属套筒31的内部,把该金属套筒31放置在能够进行压缩动作的正电极棒33和具有凹部的负电极棒34之间。在上述正电极棒33上连接加热用的电极35,通过在正电极棒33和加热用的电极35之间流过电流,使正电极棒33发热。
在现有导线连接方法中,一边在正电极棒33和负电极棒34之间施加电压一边压缩金属套筒31。在这样的压缩的初期阶段,电流从正电极棒33流向加热用的电极35而使正电极棒33发热,由于导线32的绝缘包覆使电流不会流到导线32中。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后,由于正电极棒33的热和压缩力而使导线32的绝缘包覆软化,最终电流通过导线32从正电极棒33流向负电极棒34。此时,在正电极棒33的热和压缩力下增加了导线的电阻热,由此使绝缘包覆被排除,金属套筒31和导线32成为完全导电状态而被连接起来。
但是,在上述现有的导线连接方法中,在金属套筒连接由多条导线所组成的导线线束的情况下,热的传导不均匀,就有需要大压缩力的问题。
即,在导线线束作为整体具有大直径的情况下,在所加热的电极附近的导线被加热到高于所需温度,另一方面,在导线线束底部处温度却没有升高,其结果,就存在不能得到全部所有导线都实现良好电导通的问题。
对此,如果把电极加热到有足够高的温度达到导线束的周边部,该热量就会使金属套管外侧的非焊接部的导线绝缘包覆熔融,从而在连接部以外产生漏电,这样不好。
而且,在上述现有的导线连接方法中,由于用相同直径或更大直径的电极棒压缩金属套管,就需要大的压缩力,从而会发生因压缩力不足而引起的导线抽出和因过大的压缩力引起的金属套管的破裂。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的导线连接方法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导线连接方法,能够可靠地破坏具有绝缘包覆的以原样插入金属套筒等的多条导线的绝缘包覆,从而实现导线的电导通和紧固。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导线连接端部结构,把多条导线的线束可靠地固定在连接接头的筒状部分的内部。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无刷电动机,定子导线的连接端部具有上述导线连接端部结构,能够容易地同其他的导线连接。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合于上述导线连接方法和导线连接端部结构的连接接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导线连接方法,其中,通过具有形成为筒状的导线插入部的连接接头而把导线相互电气导通,其特征在于:把具有绝缘包覆的导线线束插入到上述连接接头的导线插入部中,把该导线插入部放置在具有小于导线插入部外径的小直径可加热压入顶端的一对进行压缩动作的电极之间,用上述电极的压入顶端一边进行加热一边进行压缩从而使上述导线插入部的筒状壁体的一部分凹陷到上述导线线束的内部,通过上述电极的压入顶端的热、两电极间的压缩力和流通在两电极间的电流的电阻热而使筒状接头和导线电气导通。
根据本发明的导线连接端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把筒状接头嵌插在由多根导线组成的导线线束的连接端部上,在上述筒状接头的壁体的一部分上设有凹陷到导线线束内部中的比上述筒状接头小的直径的第一凹陷部,在该第一凹陷部相对侧的筒状接头壁体上设有筒状接头周向细长的第二凹陷部,由上述第一凹陷部和第二凹陷部在排除了绝缘包覆的状态下夹持导线,插入了导线的筒状接头的相对一侧端部是敞开的以接受其他的导线。
根据本发明的无刷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在定子导线的连接端部上具有上述导线连接端部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导线连接方法,电极的压入顶端压入导线线束的中心部,产生的热量加热附近的导线。由此,热量从导线的中心部向周围扩散,由于缩短了到达导线线束周边部的热传导距离,通过适当的加热就能使连接端部的导线的绝缘包覆熔融,并且能够防止对金属套筒外侧的非焊接部的导线绝缘包覆产生不良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199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稳定性泡沫的泡沫剂
- 下一篇:柔性立方角逆向反光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