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张开的扣卡式镯环扣钩无效
申请号: | 94190346.X | 申请日: | 1994-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194C | 公开(公告)日: | 2001-07-11 |
发明(设计)人: | L·费拉里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劳力士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4C5/24 | 分类号: | A44C5/2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崔幼平,林长安 |
地址: | 瑞士***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张开 卡式 镯环扣钩 | ||
1.一种用于镯环的张开的扣卡式扣钩,其包括至少一个分支板(10,12)和至少一个在其一端部处铰接于所述分支板(10,12)的一第一端部的钩臂(4),所述分支板(10,12)具有一个侧面(36,38),其配置得在扣钩的闭合位置上对置于所述钩臂(4)的一个侧面(44,46),且还具有用于把所述扣钩固定于所述闭合位置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此固定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可变形弹性元件(56,58),它在扣钩的闭合位置上延伸进入一容腔之中,所述容腔是一方面由设在所述分支板(10,12)的所述侧面(36,38)上的一条纵向凹道(40,42)和另一方面由设在所述钩臂(4)的所述侧面(44,46)上的一条纵向凹道(48,50)所共同形成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形的弹性元件(56,58)由固定装置(60,62,64,66)固定在所述侧面的一第一个(44,46)上形成的所述凹道中的一第一条(48,50)之中。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扣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形的弹性元件(56,58)包括一螺旋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扣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56,58)的纵向轴线(L)包含在所述第一条凹道(48,50)之中,而且,所述第一条凹道(48,50)通过开口向所述第一侧面敞开,所述开口由两个边缘(60,62,64,66)所界定,而两个边缘间的距离小于弹簧(56,58)的直径;所述固定装置由所述两个边缘(60,62,64,66)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扣钩,其特征在于,由各凹道(40,48,42,50)形成的容腔(52,54)具有一圆形横截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扣钩,其特征在于,弹簧(56,58)的直径基本上等于容腔(52,54)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扣钩,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止动装置(72,74),用于弹簧(56,58)沿其纵向方向在所述凹道(48,50)内的止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扣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56,58)包括至少两个靠紧的端部簧圈(72,74),其直径在所述弹簧装配到所述第一凹道(48,50)里面之前显著地大于所述容腔(52,54)的直径。
9.根据前述各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扣钩,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基本上平行于第一分支板(10)的一第二分支板(12),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分支板(10,12)由联接装置在其端部之一个联接在一起,并由一自由空间(18)将其彼此隔开,此空间能够在扣钩的闭合位置上至少部分地接纳所述钩臂(4)以及所述第二分支板(12)具有一个侧面(38),其配置得对置于所述钩臂(4)的一第二侧面(46)。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扣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道(48,50)形成于所述钩臂(4)的所述侧面(44,46)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扣钩,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第二个可变形弹性元件(58),在扣钩的闭合位置上延伸进入一第二容腔(54)之中,此空腔是一方面由设在第二分支板(12)的所述侧面(38)上的一条凹道(42)和另一方面由设在所述钩臂(4)的所述第二侧面(46)上的一条凹道(50)共同构成的。
12.根据上述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扣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板(10,12)或所述各分支板(10,12)的第二端部和所述钩臂(4)的第二端部包括用于镯环系链(6,8)的固紧装置(14,32)。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扣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板(10,12)或所述各分支板(10,12)的第二端部和所述钩臂(4)的第二端部包括用于镯环系链(6,8)的固紧装置(14,32)。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扣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板(10,12)或所述各分支板(10,12)的第二端部和所述钩臂(4)的第二端部包括用于镯环系链(6,8)的固紧装置(14,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劳力士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劳力士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9034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