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面式经编织物的编织方法及其编织结构无效
申请号: | 94190834.8 | 申请日: | 1994-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992A | 公开(公告)日: | 1996-01-31 |
发明(设计)人: | 村上义则;中濑志朗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迈耶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04B24/14 | 分类号: | D04B24/1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礼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面式经 编织物 编织 方法 及其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二面式经编织物的编织方法及其编织结构,这种二面式经编织物适用于衬垫纤维制品,车座等,主要是在使底布起绒后使用。
过去,由双面拉舍尔经编机编织的二面式经编织物主要由前后的底布组织和连接编织该底布组织之间的连接纱线构成。在用于车座及毛毯等时,切断连接于底布间的连接纱线,对切断的连接纱线施实起绒加工,成品化。此外,在利用其立体构造具有的厚度、空间保有性、弹性,作为寝具、衣料、土木建筑用材料、医疗用品及其它各种领域的衬垫纤维制品使用时,不切断连接纱线,而在保持其立体构造的状态下,成品化。
其中,在用作衬垫纤维制品时,由于其较好的保温性、隔热性等性能,可得到较高的附加价值。如,通过纤维品的一面或两面起绒加工,可提高其保温性、隔热性,可以达到上述目的,已为周知事实。
但是,在用于衬垫纤维制品的情况下,通常使用具有能保持较好形态稳定性的刚性的合成纤维单丝,此单丝从底布的外侧(编织里侧)露出。因此,由前后两底布一方或双方的外侧进行起毛加工时,主要是连接纱线由起绒针刮起,形成底布的底纱起绒不充分,因此不能得到所期望的起绒状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消除上述缺点,提供一种二面式经编织物的编织方法,这种方法是:使二面式经编织物的底布的外侧,即编织里侧(针编弧侧)起绒时,不受连接纱线的影响,在上述编织里侧可确实地使构成底布的底线中任意一根底线起绒。本发明还提供由该方法编织的编织结构。特别是以容易得到适用于衬垫纤维品、车座的织物为目的。
本发明涉及的二面式经编织物的编织方法的特征在于:由二枚相对的底布和连接该底布的连接纱编织构成二面式经编织物,在编织此织物时,至少由2种编织组织的底线的组合来构成至少一方的底布,除去该底布组织的至少一种底线外,其它底线的针前垫纱方向与上述被除去的底线及连接纱线的针前垫纱方向相反,同时,通过设定上述其它底线的给纱比率为过量喂料,使该底纱的针编弧向外侧鼓出。
即,通过构成上述底布组织底线中其它底线的针前垫针方向与被去底线及连接纱线的针前垫纱方向相反,进行编织,则底线针编弧的封闭变松,则在过量喂料状态下,被供纱的底线的针编弧部分向外鼓出。
结果,在由多根底线构成的至少一方的基布中,得到如下编织结构的二面式经编织物,即该底布组织的构成线中,被选择的上述其它底线的针编弧部分向底布的外侧鼓出。
用此编织构造的二面式经编织物,通过对上述底布的鼓出侧的一面进行起绒加工,可以是上述连接纱不被刮起,而主要是上述底线鼓出部分起绒,易得到所期望起绒状态。
此外,在上述二面式经编织物的编织中,构成底布的至少两种底线中的内侧底线编织组织为1×1垫纱,外侧底线为3×1垫纱编织组织,在这种情况下,易使外侧底线容易鼓出,利于起绒,且在编织上也无问题。
而且,通过将连接线的编织组织以对二枚底布为插入形态编织,则对于底布,由连接纱线产生的针编弧不会形成,故连接纱线不是起绒对象的线,不会妨碍形成底布底线的起绒。
此外,以合成纤维单纤丝为连接纱线,具有形态稳定性,而且可以制作适用于表面起绒衬垫纤维品的编织织物。
下面结合图说明本发明二面式经编织物的编织方法及其编织结构。其中,
图1是经编机主要编织部分的侧面图,该经编机用于编织本实施例二面式经编织物,且具有多列编织针列。
图2是分解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二面经编织物的各构成纱线的垫纱状态来表示的编织组织图。
图3是根据上述实施例的编织组织编织的二面式经编织物的概略断面图。
图4是分解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二面式经编织物的各构成纱线的垫纱状态来表示的编织组织图。
图1中的L1—L6导纱编织纱线的梳栉,7是前部针筒,8是后部针筒。9是与前部针筒并排设置的编织针,形成了前部针列F。10是与后部针筒并排设置的编织针,形成了后部针列B。
梳节L1,L2导纱前侧底布用底线11,12,梳栉L5、L6导纱后侧底布用底线15,16。梳栉L3,L4导纱连接纱线13、14,但图2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二面式经编织物中,仅使用导纱梳栉L4,而未使用梳栉L3。
图2的编织组织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二面式经编织物的各构成纱线的编织例。图中的“·”表示各编织针位置,F表示前侧编织针列的编织线圈横列,B表示后侧编织针列的编织线圈横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迈耶株式会社,未经日本迈耶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908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