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羊毛和羊毛混纺织物的处理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4191197.7 申请日: 1994-02-15
公开(公告)号: CN1074800C 公开(公告)日: 2001-11-14
发明(设计)人: K·R·米林顿 申请(专利权)人: 联邦科学和工业研究组织
主分类号: D06M10/04 分类号: D06M10/04;DO6M10/06;D06L3/02;D06L3/04
代理公司: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全菁
地址: 澳大利***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羊毛 混纺 织物 处理
【说明书】:

发明涉及羊毛及羊毛混纺织物的处理,尤其涉及能在印染时获得良好着色率和/或能减少起球的织物处理新方法。

多年来,羊毛和羊毛混纺织物经加工和处理后可以改进和/或增强许多特性。例如,印染前对织物如羊毛的预处理是获得良好着色率、匀染性和亮度的重要因素。类似地,人们曾提出了许多加工和处理方法,以减少或消除起球。

传统上,氯化曾被使用过,而氯化工艺的几种派生形式仍在使用着,几乎仅仅为印染准备好羊毛织物。二氯异氰脲酸(DCCA)是目前最普遍使用的氯化剂,并可通过间歇(最常用)和连续工艺来应用。间歇法包括用占纤维质量(omf)3-4%的DCCA在PH3.5-4.5和温度20-40℃下氯化约1小时,随后用亚硫酸氢钠和乙酸进行脱氯后处理。连续法包括轧染DCCA(35-50gl-1),随后在漂洗前停留2-5分钟,接着进行类似于间歇法的脱氯处理。代替DCCA的是Kroy氯化,最初引用来处理羊毛条,它在连续的织物处理工艺中使用氯气在水中的溶液。氯气与水反应得到次氯酸和盐酸的混合物,它随湿润剂一起直接喷在织物上。该反应比DCCA快,但是,漂洗和脱氯处理仍是需要的。在4%omf氯气剂量速度下的加工速度10-15m·min-1是典型的,并能使织物获得与用4%DCCA处理所获得的类似性能。

织物氯化处理的典型问题包括:泛黄,等深度作用(even ap-plication),纤维受损。同样经常需要漂白氯处理过的织物(常常用过氧化氢),以在印染之前除去黄色。然而,涉及到氯的工艺存在着环境方面的压力,尤其在工厂排放液中存在可吸收的有机卤(AOX)时,这势必会导致用替代技术来取代氯化工艺。

在印染前用来处理织物的其它方法是不常见的。两种聚合物处理途径,一种对羊毛条和一种对织物是目前已知的,它们是:

1.Hercosett 125(商品名)

在预氯化阶段之后,将这一聚合物施用于羊毛条上。从经过处理的羊毛条制得的织物对阴离子染料的亲合力增强。在针梳、纺纱和织造过程中发生的其它机械加工会获得匀染制品(level prepara-tion)。然而,着色率趋向于变低,因为使用的氯少。此外,还必须小心冲洗,因为处理过的羊毛对疏松阴离子染料有很高的亲合力。

2.Synthappret BAP(商品名)

这一聚合物可施用于织物上,而无须预氯化步骤。印染前用这种聚合物处理织物,使织物对疏水性染料具有很高的亲合力。然而,不用氯化步骤降低了印染浆进入纤维的渗透力,在汽蒸条件下的控制则很苛刻。这一方法曾用来印染羊毛/棉混纺织物,但迄今未用于纯羊毛织物。

现已开发出避免使用氯的其它方法,但还不能认为具有商业前途,尽管它们减少了对环境的压力。总结起来,商业上广泛用来为印染而预处理羊毛织物的仅有的现有技术方法包括:氯化,漂洗和脱氯处理,然而这些方法可能需要漂白处理以去掉黄色。

“起球”是用来描述在织物表面上形成较小的紧密的纤维球的术语。起球对衣服损害很大,导致破旧和乱蓬蓬的外观,尤其对针织品更成问题。

起球过程是复杂的,但可按四个连续阶段来描述:

(i)形成绒毛。在穿戴过程中发生的轻微摩擦作用从母纱中拉起一些表面纤维,导致绒毛表面。

(ii)绒毛缠结。衣服上经历更频繁摩擦的区域出现较高的绒毛密度。在此区域中的纤维在某阶段发生缠结,形成疏松球。

(iii)球形成和生长。在疏松缠结处的连续摩擦使一些疏松缠结点滚成较紧密的球。这些紧密球抵抗其它摩擦力,球中一些较弱的纤维断裂。较强的纤维保持完整并将球固定在织物表面。随着不断从织物表面卷取疏松纤维,球逐渐生长。

(iv)球脱落。固定纤维最终屈服于作用在球上的稳定增长的力,遭受疲劳破坏。当每一固定纤维断裂时,那些保留下来的纤维被迫承受更大的力,因而加速了固定纤维破坏的速度。当固定纤维断裂的速度超过球生长的速度时,球掉落。

纤维的性质(来源,加工历史,物理尺寸)、纱(类型,缠绕)和织物结构是起球的全部重要因素。在穿戴时,存在其它可变因素影响起球速度。众所周知,一些穿戴者比其它人产生更快和更大范围的起球现象。洗涤基本上改变起球性质。个人之间主观上的差异也存在于给定量的起球是如何如何令人讨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邦科学和工业研究组织,未经联邦科学和工业研究组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911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