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形成拖车列车的多运输方式间联运车辆无效
申请号: | 94191590.5 | 申请日: | 1994-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845A | 公开(公告)日: | 1996-04-03 |
发明(设计)人: | 哈里·O·威克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雷尔伦纳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3/18 | 分类号: | B61D3/18;B61F3/1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恒康 |
地址: | 美国佐***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形成 拖车 列车 运输 方式 联运 车辆 | ||
1.一种用于编成包括前和后拖车(11)的公路拖车列车的多运输方式间联运车,各公路拖车互相联接、并由本发明的联运车(10)支承,每个公路拖车包括一主框架(122)、一个或多个公路用车轮组件(124)、以及位于各拖车两端的前和后联接承接件(120);每个联运车的特征在于,其具有装在两个可转向的下部框架(12)内的轨道车轮组件(18)、可转向的下部框架可相对于其枢转的上部框架(14)、用于分别接合前和后拖车的前和后承重结构(140),可以分别被接纳在拖车的相邻端的联接承接件(120)内的前和后联接舌(116),联接舌(116)和联接承接件(120)由联接销(134)联接起来,联接销是穿过拖车联接承接件上的和联运车联接舌上的垂向对准的各通孔并可垂向运动,以实现联运车和拖车之间的联接,每个联运车在其下部框架(12)和上部框架(14)之间设有空气弹簧装置,该弹簧装置设置成当空气从弹簧排出时联运车的上部框架降低,而当空气充入弹簧时联运车的上部框架升高并同时抬起任何搁放在联运车承载结构上的拖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运输方式间联运车,其特征在于,该联运车的上部框架装置由两个部分组成,而不是一个整体,以便允许单独地抬高、支承和制动搭装在联运车上的各拖车。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运输方式间联运车,其特征在于,该联运车的下部支承框架可绕位于该车的中心线与相应的轨道车轮组件的轮轴中心线的相交处的枢轴枢转,一枢轴组件以其顶端紧固于联运车的上部框架装置(14),而以其下端紧固于下部框架装置的一部件,该枢轴组件构造成当联动车的上部框架升高或降低时,其自身可插接套筒式地伸缩,而且其下端还有一球面的万向接头(84、86)。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运输方式间联运车,其特征在于,该联运车的两个承重结构(140)是装在球面座(102)上,该球面座与联运车的上部框架装置相连,以使得承重结构能协调地跟随搭装在拖车治铁路轨道行驶时的运动左右摆和前后摇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运输方式间联运车,其特征在于,该联运车具有装在连接于联运车的上部框架装置的连接器立体(104)内的联接舌,每个联接舌(116)的一端有一个计时砂漏形状的通孔,一个位于联接器主体内的垂向轴(112)装入此通孔,该联接舌靠一橡皮类的衬垫(118)夹在联接器主体内,该衬垫可将联接舌保持在水平位置,同时允许联接舌协调地跟随拖车在铁轨上行驶时的运动在计时砂漏形的通孔内相对于所述轴发生摆动和摇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运输方式间联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面座和连接器主体是连固于一起的,并且这两者构成的组件构造成支承在联运车的横向支承杠(46、48)上,以使得它们能在垂直于联运车纵向中心线的方向上左右移动,这种移动可便利于将拖车后退到联动车上方进行联接时的对准。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运输方式间联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面座和联接器主体组件由弹簧(176)推向其位于联运车上部框架装置顶上的一中间位置,该弹簧最好是橡胶抗剪型的,所述联接器主体是由一个或多个从下部框架向上伸入联接器主体(104)上的孔内的销子(180)保持在中间位置。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运输方式间联运车,其特征在于,一联接销曲柄(146)可使所述联接销(134)运动,该联接销由弹簧顶着的销子(154)来防止脱出,弹簧顶着的销子是作用在联接销曲柄内部的相配的卡穴内。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运输方式间联运车,其特征在于,该联运车的每个承重结构具有一在拖车搁放表面(140.1)以下的垂直取向的联接销(134),该联接销由一机械提升和锁定装置(146,148,154)控制升降,并且能被抬升得足够高,以实现承重结构(140)和在拖车的对应联接舌承接件(120)内的联运车联接舌之一以及拖车承接件(120)之间的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运输方式间联运车,其特征在于,每个联运车具有联运车限制缆索或链条(63),该缆索式链条的作用是限制上部框架装置在空气弹簧(22)影响下的最大向上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雷尔伦纳系统有限公司,未经雷尔伦纳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9159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