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多次反射光注入系统并采用微棱镜的背照光照明系统无效
申请号: | 94191827.0 | 申请日: | 1994-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879C | 公开(公告)日: | 1998-06-24 |
发明(设计)人: | 泰辰喻;邹函 | 申请(专利权)人: | 布莱特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 | 分类号: | G02F1/1335;G02B6/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敬国 |
地址: | 美国俄***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多次 反射光 注入 系统 采用 棱镜 背照光 照明 | ||
1.一种用背照光照明液晶显示器的组件,它包含一第一光源,它还包含:
(a)一背照光照明光导管,所述背照光照明光导管的相对顶面和底面限定所述光导管的厚度,相对侧面限定其宽度,相对端面限定其长度;
(b)用来将光从一端传导到所述光导管内,并使光传播到相向端的装置;以及
(c)一种与所述光导管的长度轴向正交,从所述光导管的一侧面沿整个长度延伸到相对侧面的成行直接相邻的锥形微棱镜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锥形微棱镜结构用作所述光导管底面,每一个所述锥形微棱镜的顶点从一矩形底向下延伸,从而从所述顶点限定了第一对和第二对相对的向上成一角度的光反射面部分,用来通过其顶面以准直方式在所述光导管内向上反射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光传导到所述光导管内的装置包括从其一端面将光传层到所述光导管内并使光朝向相对端面传播的所述第一光源装置一第二光源装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处于共平面的所述锥形微棱镜的底面平行于所述光导管的顶面,一个给定的锥形微棱镜的底面利用向上面向水平光反射面部分与相邻锥形微棱镜的底面隔开一定距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背照光照明液晶显示器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棱镜相互成预定的不同间隔,从而在相邻的微棱镜之间限定相应的不同的平面的、面朝上的光反射面部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背照光照明液晶显示器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微棱镜沿离开所述背照光光导管的顶面的方向向下延伸到其最底面的部分,从而从所述最底面的部分向上成一角度限定了一个使光在所述光导管内向上反射通过其底面的光反射面部分。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导管的相对端面和所述相对侧面分别包括朝向所述一端面和所述一侧面的光反射端面和侧面,从而从所述一端面进入所述光导管的光最后由所述第一对光反射面部分向上反射,并且从所述一侧面进入所述光导管的光最后由所述第二对光反射面部分向上反射。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源装置包括用来限定光相对于所述光导管长度方向进入所述光导管的最大角度的第一装置,所述第二光源装置包括用来限制光相对所述光导管宽度方向的最大角度进入所述光导管的第二装置。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朝上的平面部分限定了与所述背照光照明管顶面所形成的锐角。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某些向上成一定角度的光反射面部分向上沿与所述另一部分不同的角度方向延伸。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棱镜为三角形微棱镜。
11.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棱镜为锥形微棱镜。
12.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微棱镜最底下一部分为一平面。
13.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微棱镜最底下一部分呈圆形。
14.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光反射端面和侧面略向下转一角度。
15.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和第二光角度限制装置包括一光准直光导管,其相对的顶面和底面限制其厚度,相对侧面限定其宽度,相对的前端面和后端面限定其长度,每一所述光准直光导管成端对端关系放置,并直接靠近所述背照光照明光导管的光进入端面或侧面,每一光准直光导管的顶面和底面相互从其后端面至其前端面向外成锥形分开。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光准直光导管中的每一个顶锥形面和底锥形面包括两个相互以不同角度向外成锥形的长度部分。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光准直光导管被分成一系列相互间光学隔离的纵向延伸横向邻接的光导管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布莱特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布莱特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9182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干式及干式脱硫装置
- 下一篇:沙棘籽油的制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