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回转驱动机构无效
申请号: | 94192598.6 | 申请日: | 1994-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082C | 公开(公告)日: | 2000-01-05 |
发明(设计)人: | 柳沢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有限会社创造庵 |
主分类号: | F16H21/34 | 分类号: | F16H21/34;F16H25/2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树俦 |
地址: | 日本长野***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转 驱动 机构 | ||
本发明涉及回转驱动机构,更确切地说,涉及可将直线运动变换成回转运动然后被传出的回转驱动机构。
众所周知,作为将直线运动变换成回转运动然后被传出的回转驱动机构,例如有往复式内燃机、油压马达等。它们都是把缸体内进行直线运动活塞的输出变换成曲轴回转运动的机构。
然而,上述传统的往复式内燃机、油压马达中仍存在如下需解决的问题。
就是用连杆使活塞和曲轴间相连。活塞和连杆的一端形成转动连接,运动时形成两者可相对倾斜。此外,在连杆和曲轴间也形成转动连接,形成两者可相对倾斜。因此,在连杆相对活塞倾斜、连杆相对曲轴倾斜状态,即使受到活塞的推进力,也不能将该推进力百分之百地传递给曲轴。其结果,传递给曲轴的,是相当于将沿连杆方向的分力进一步沿曲轴方向分解的分力,因而动力损失大。从而存在从曲轴上得到的转矩功率比活塞推进力功率小,使直线推进力变换成回转力矩的效率低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能使直线推进力变换成回转力矩的效率提高的回转驱动机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包括平行于第1方向(X)配置的一对第1轴导向件,平行于第2方向(Y)、垂直于所述第1方向(X)配置的一对第2轴导向件,平行于第1轴导向件配置、由第2轴导向件支承、保持与第1轴导向件平行地沿第2方向(Y)运动的第1轴杆,平行于第2轴导向件配置,由第1轴导向件支承、保持与第2轴导向件平行地沿所述第1方向运动的第2轴杆,能在由第1轴导向件与第2轴导向件围成的矩形平面内,在第1轴杆与第2轴杆上沿第1方向(X)与第2方向(Y)运动的运动体,为驱动第2轴杆沿第1方向(X)移动的第1驱动机构,为驱动第1轴杆沿第2方向(Y)移动的第2驱动机构,此外,还包括绕垂直于所述矩形平面的固定轴线旋转的一输出轴以及一其一端转动连接于运动体,其另一端固定于所述输出轴的杠杆板,所述运动体沿第1、第2轴杆运动、从而产生运动体绕所述固定轴线的圆周运动,所述输出轴由杠杆板带动绕所述轴线旋转。
进而,在上述回转驱动机构中,还可设置为保持上述第1轴杆和上述第1轴导向件平行度的第1平行度保持机构和为保持上述第2轴杆和上述第2轴导向件平行度的第2平行度保持机构。
当使用本发明回转驱动机构时,杠杆板的一端和运动体形成转动连接,其另一端和可以其轴线为中心回转的输出轴的一端相固定。因此,在运动体绕输出轴回转时输出轴可以其轴线为中心回转。因此,在将第1轴杆和第2轴杆的直线推进力变换成回转力之际,由于功率损失仅发生在运动体和杠杆板的转动连接处,因而能将该直线推进力变换成输出轴的回转扭矩的效率保持很高。
尤其,当增设第1平行度保持机构和第2平行度保持机构时,即使伴随运动体的位移,要使第1轴杆和第2轴杆分别产生相对第1轴导向件和第2轴导向件的倾斜,由于用第1平行度保持机构和第2平行度保持机构能防止产生该倾斜,所以能从输出轴获得稳定的回转力,这特别有利于为得到大的输出扭矩而使杠杆板长度变长的场合。此外,由于能从输出轴传出的回转力稳定,具有能有效防止产生机构全体振动及噪音等显著效果。
对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回转驱动机构第1实施例俯视图,
图2为表示图1所示回转驱动机构内部构造的俯视剖面图,
图3为图1所示回转驱动机构的主视剖面图,
图4为表示本发明回转驱动机构第2实施例内部构造的俯视剖面图,
图5为图4所示回转驱动机构的主视剖面图,
图6为表示本发明回转驱动机构第3实施例内部构造的俯视图,
图7为图6所示回转驱动机构的主视图。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图1-3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例。
图1为本实施例回转驱动机构的俯视图(其仰视图与俯视图形状相同),图2为表示其内部构造的俯视剖面图,图3为主视剖面图。
10为构成本体的上盖,12为构成本体的下盖,上盖10和下盖12通过配置在四角部位的连接块体14相连。
16a,16b为沿X轴向(第1方向)平行配置、可沿X轴方向移动的一对X轴导向件(第1X轴导向件),其详细构造将后述。
18a,18b为沿Y轴方向(第2方向)平行配置的可沿Y轴方向移动的一对Y轴导向件,其详细构造将后述。此外,将Y轴导向件18a、18b配置成相对X轴导向件16a、16b垂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有限会社创造庵,未经有限会社创造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925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磁光存储器记录的磁场调制控制电路
- 下一篇:ZSM-5沸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