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源无触点电机保护器无效
申请号: | 94200365.9 | 申请日: | 1994-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217855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1-17 |
发明(设计)人: | 叶琳;王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琳 |
主分类号: | H02H7/085 | 分类号: | H02H7/085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锦阳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源 触点 电机 保护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电保护器装置,尤其是一种电机保护器。
目前,电机保护器的种类较多。从保护器电路结构来看,均需要外加电源,并且体积大,成本高,给使用及维修带来不便。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电路结构简单,不需外加电源,具有过流或短路保护功能的电机保护器。
本实用新型技术解决方案:稳压管D,二级管D6,电容C3依次首尾连接成三角形网络,它们的接点按先后连接的顺序分别为m、n、K。其中接点m串接于电机启动控制回路中的任意断开点,该断开点的另一端与本实用新型电路中的可控硅T的一端P相连,可控硅T的另一端与接点K相连;另一接点n为本实用新型电路的直流电源端。上述三角形网络的作用:第一:利用已有电机控制回路中的电源作为本实用新型电路中的电源;第二:与可控硅组成电机启动控制电路回路中的一个无触点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电源是利用电机控制回路的电流在稳压管D上产生压降,经D6整流C3滤波后产生。在正常工作时可控硅T是利用R6自触发导通,出现故障时T1、T2导通,可控硅T的控制电压被短路,可控硅关断。
L1、L2和L3为三个电磁环组成的电流互感器,一次为电机的工作电流,R1、R2与三个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串接将互感器的二次电流转换成电压,用于反应电机电流的大小。R2的电压经D2加到比较器的正向端起短路保护,一般取R1=6R2,R1的对地电压经D1、R3和C1后,再经D5加到比较器的正向端,用于过流保护,R3与C1为延时环节,使过流保护具有反时限特性。W为电流设定电位器,当电机运行中出现短路或过流时,比较器的正向端电压高于负向端其输出为高电平,通过D4、R4、R5使T1和T2导通,可控硅T的控制电压被短路,可控硅T关断,切断了电机控制回路的电源起到保护电机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具有:不需要外加电源,体积小,线路结构简单,实际安装方便等优点。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实现上述方案的最佳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图。
在附图中:L1~L3电磁环绕制的空芯线圈,R1~R8电阻,W可调电阻,D1~D6二极管、D稳压管、C1~C3电容,A比较器(型号:LM393),T1、T2三极管,T双向可控硅。m为稳压管D与二极管D6的接点,n为二极管D6与电容C3的接点,R为电容C3与二极管D6的接点。p.m分别连接于电机启动回路中的断开点。本实施例中,可控硅T的控制端与三极管T1的集电极、T2的发射极相连,三极管T1的发射极、T2的集电极与接点R相连,三极管T1、T2的基极与比较器A的输出端相连。另外,稳压管D也可用电阻代替达到降压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琳,未经叶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003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