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塑料注射成型机的料丝处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4200367.5 | 申请日: | 1994-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82045Y | 公开(公告)日: | 1994-11-09 |
发明(设计)人: | 谢明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明城 |
主分类号: | B29C45/38 | 分类号: | B29C45/3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依文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县树***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料 注射 成型 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料注射成型机的料丝处理装置,其主要是相对于每一个注料浇道口处设置有可吹出热空气的吹气管,以使取出器于每次取出成型物品的同时将浇道口所产生的料丝予以确实清除。
由于目前所使用的塑料注射成型机,其主要是利用于模具上成型有模穴,于模具闭模后,可将熔融的塑料材料以机具上的压力注射进入模穴内,并于塑料材料降温冷却后即可开模再取出所成型的塑料成品;由于目前所设计用以注射成型较小体积成品的模具,通常于一座模具上设计有多个模穴,以便可于闭模注射成型物品的同时,一次即可同时制出多个成品,欲同时取出多个成品则以利用取出机构的取出器予以配合使用较为省时省力且方便,并可于自动取出后予以排列整齐于承载座上,因此,目前利用塑料注射成型机所制造出的成品可谓极为快速简便且可降低成本。
再者,若以上述的塑料注射成型机制造薄片状的物品而言,例如以3.5英寸的磁盘外壳而言,即可于模具上同时成型多个模穴,且模具上为让塑料材料进入亦设计有注料浇道口,如此,塑料材料于注射完成及降温,且于分离模具的同时必然于成型物品(即外壳)的注料浇道口处形成有外径极为细小且长的料丝,此些成型的外壳成品即可利用取出机构的取出器将其吸附并移动传送至收集承载座处,予以堆叠收集;又为了达到将注射成型的外壳所产生的细长料丝予以清除熔化,通常是以人工方式再配合利用吹风机所产生吹出的热风,吹向整列堆叠位于承载座上的外壳,以达到将料丝予以熔化清理的目的。
但以上述的处理方式作业,必须配备有专责的人工予以处理,导致人工成本的增加,又由于堆叠的各外壳成品间仅存在有较小的间隙,则热风不易进入各外壳间的间隙,造成料丝处理上的不便,或者必须以较长时间进行热风的吹送,始可达到将料丝熔化去除,此时若有吹送热风处理不当即将造成外壳的过热损伤,而成为不良品;又若以各种电热杆进行直接接触熔化,也极容易因为点触的不当而造成成品的损坏报废等多项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取出器的一侧相对于每一组真空吸盘处设置有吹气管,该吹气管的出口恰对正于成品的料丝产生处或注料浇道口,以便借助吹气管所送出的热风于取出器吸附成品并送至承载座间进行料丝熔化清除。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取出器的本体上以数个固定座装设有加热管,以使空气经由加热管后可予以加温,再由所连接的吹气管送出,以达到由吹气管管口送出的热风温度可受到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加热管上安装有温度感测器以便将加热管的温度传至控制器,以确实控制加热管所送出热风的温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塑料注射成型机的料丝处理装置,其特点在于:在设有数对吸盘的取出器本体一侧面的另一侧面处,以固定座设置有加热管,且各加热管是相对于每一对吸盘处,加热管一端设有吹气管且其管口恰对着成品的凹穴或模具的注料浇道口处,另端则设有连接管并利用多通接头与其它连接管连接,以使具压力的空气可由该接头送入。
前述的塑料注射成型机的料丝处理装置,其特点在于:加热管于内部设置有加热元件,并利用线路与控制器连接,使所送出的空气均为设定的温度。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特殊设计,将具有以下各项特点:
其一、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吹气管依据成品的料丝产生处设置,将可于成品由取出器送至收集承载座间完成料丝清除,不致影响原有的生产速度。
其二、由于取出器于每次吸附成品的同时即进行料丝处理,故可不必另外由专责的人工于最后进行料丝清除工作,以减少人工的浪费。
其三、由于本体上设经温度控制的加热管,将可使所送出的高热气体维持于所定的温度,以提高成品制造的品质。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目的。
附图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侧的外观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动作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
参看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料丝处理装置,所使用的本体10造型可依实际取出成品的数量及位置等需要而设计(此部份即为图4中所标示为51的取出器),为便于了解本实用新型,以此种﹃王﹄字型为其中一实施例进行说明,该本体10的一侧面上,依需要配合中空的定位座21设有数对吸盘20,各吸盘20间是以气管22予以相互接通,且各气管22端口则与接头23连接,并将该接头23与真空产生器连接(图中未示),以使本体10的各吸盘20均具有适当的吸力作用(以上机构均为现有使用于塑料成型机中,成品取出的取出机构上的取出器结构,故细部构造不再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明城,未经谢明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003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