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养殖水槽套管式进回水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4200432.9 | 申请日: | 1994-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88848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2-08 |
发明(设计)人: | 丁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宏伟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国权 |
地址: | 10007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养殖 水槽 套管 回水 装置 | ||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饭店和商业部门设有养殖水槽(或鱼缸)用来养殖鱼虾等水生动物,要求槽中水质好,无污染,无有脏物。因此,要对水槽中的水及时过滤和更换。在更换水时又不能使槽中液位下降。
目前,更换养殖水槽中的水所采用的方法一般是在水槽上开两个孔。一个进水孔,一个出水孔。为控制液位,还需在进、回水管道中设置阀门,通过控制流量来控制液位的高度。这种办法的缺点是水槽上开两个孔影响外观,也影响水槽的强度;用阀门控制调节水位高低难以使液位长期处于平衡状态,操作烦琐。若用浮球式结构控制液位高度,但结构复杂,且不美观。目前所用的养殖水槽的进回水措施不能使水槽中的鱼类等水生动物的排泄物和饲料残渣从水槽中很好地排出,影响养殖槽中的水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目前养殖水槽进回水装置存在的问题,提供一中能够自动维持液面高度,并能彻底排除养殖水中的排泄物和饲料残渣的养殖水槽的进回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养殖水槽套的管式进回水装置包括水管4、内套管3、外套管2。进水管4位于内套管3的中部,上端出水口位于养殖水槽1的远端,下端进水口与水泵11相接。外套管2位于内套管3的外面。外套管2的底部与内套管3的外壁密封相连。外套管2的顶端高于内套管3的顶端。外套管2的下部开有进水孔洞12。内套管3的下端长出外套管2的底部,并配有密封垫圈5、密封垫圈6和螺帽7。
使用时,将内套管3的下端插入养殖水槽1底部的孔中,密封垫圈5和密封垫圈6分别置于养殖水槽底的两侧,用螺帽7紧固即可。
为便于回水集中流入过滤器9不致四溅,内套管3下端接有三通8。三通8的下端出口与回水管9相接。三通8的水平出口中放置进水管4,并由螺塞垫圈组件13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水泵11将过滤后的浮水经进水管4压力养殖水槽1的远端。养殖水槽1中的水位逐渐增高,当液面达到内套管3顶部高度时,多余的水从内套管3中沿内壁溢水,并经回水管9流入过滤器10进行过滤。过滤后的净水再由水泵压入养殖水槽1。如此反复循环,使养殖水槽中1的污水不断更新。在循环过程中,养殖水槽1中的污水由外套管下部的进水孔洞12经内外套管间的环形空间溢流至内套管3内,因此,养殖水槽1底部的排泄物和饲料残渣等能够被彻底清除,保证了水槽中的水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能自动保持养殖水槽中的液位稳定,能彻底清除水槽中的排泄物和饲料残渣等污物。进回水装置构造简单,外形美观,安装时养殖槽只需在底部开一个孔,不影响水槽强度。
图1是养殖水槽套管式进回水装置构造图;
图2是养殖水槽套管式进回水装置在养殖水槽上的安装示意图
内套管3和外套管2可以制成整体,也可用螺纹连接,焊接或压合的方法使其连为一体。整个套管式进回水装置用塑料制成,也可用金属或玻璃制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宏伟,未经丁宏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004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压打包机自动平衡装置
- 下一篇:变码隐蔽式保险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