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腔屋面隔热砖成型模具无效
申请号: | 94200540.6 | 申请日: | 1994-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84536Y | 公开(公告)日: | 1994-12-07 |
发明(设计)人: | 陈贯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贯虹 |
主分类号: | B28B7/18 | 分类号: | B28B7/1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洪 |
地址: | 51172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腔 屋面 隔热 成型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将搅拌好的水泥、沙挤压成型为空腔屋面隔热砖的模具。
中国专利号为“91232198.9”的屋面隔热砖提供了一种空腔结构的隔热砖,它是靠气隙来对屋面隔热的,其底部可设置几条(例如两条或三条)条形形状的支脚(如图1所示),也可设置几个柱形的支脚(如图2所示),靠这些支脚,隔热砖铺设在屋面上,其底部与屋面之间可再多形成一层气隙以增强隔热砖的隔热效果。实际上,柱形支脚的隔热砖比条形支脚的隔热砖不但省料,而且还由于其能四面通风,因而隔热效果要好。但是,前者却难以加工成型。条形支脚的空腔隔热砖可采取传统的方法加工成型。如图1所示的条形支脚的空腔隔热砖,使用模具可从P向对其一次挤压或者手工夯击加工成型,而要使用上述方法加工如图2所示的柱形支脚的空腔隔热砖便困难了。因为,柱形支脚的空腔隔热砖太异形了,加工时,人们很难利用模具对柱形支脚相对的两面同时施加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本实用新型的目是提供一种模具,使柱形支脚的空腔隔热砖的加工成为可能。
下面结合图3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3,该模具包括模框1,若干条芯模2和下模3,所说的模框1的一对框边上对称的加工有孔4。以上便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具。该模具人们只要在下模3上加工出柱形的凹下5,就可加工出具有柱形支脚的空腔隔热砖。
以上模具的具体使用方法如下,参照图4:a.使模框1套住下模3;b.向模框1内倒入一定量的搅拌好的水泥、沙,略高于框边的上的孔4;c.可借助带上模板的压力机或手工将水泥、沙压实或手工夯实,压实后的水泥、沙尽量与模框1上的孔4的底部持平;d.将芯模2楔入至模框1框边上的孔4内,再倒入水泥、沙;e.压实或夯实;f.取出芯膜2,脱去模框1。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具使具有柱形支脚的空腔屋面隔热砖的成型加工成为了可能。
为了使柱形支脚的空腔隔热砖能一次加工成型,本实用新型所说的模具还可包括楔块6和上模7,如图5和图6所示。包括楔块6和上模7的本模具使柱形支脚的隔热砖一次加工成型的过程是,参照图7:a.使模框1套住下模3,模框1的底部楔上楔块6(本图例中使用了两块楔块)将模框1垫高,同时将芯模2楔入至模框1框边的孔4内;b.倒入搅拌好的水泥、沙;c.取出楔块6;d.使上模6压下,这时上模6将带动模框1下移,形成一种上模6与下模3一同挤压的过程,将水泥、沙挤压成型为隔热砖;e.取出芯模2,脱去模框1。
本实用新型所说的芯模2最好有点椎度,以利于取出。其实,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模具也可加工成型其它形状支脚(例如条形支脚)的空腔屋面隔热砖,只要在下模3上加工出不同形状的支脚的凹下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贯虹,未经陈贯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005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式多功能木工机床
- 下一篇:自保持电磁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