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折流式落料缓冲管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4200625.9 | 申请日: | 1994-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83350Y | 公开(公告)日: | 1994-11-23 |
发明(设计)人: | 夏辉;王元元;夏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辉 |
主分类号: | B65G53/52 | 分类号: | B65G53/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0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流式落料 缓冲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物料传送装置,特别是用于粉体物料输送系统连续作业的粉体落料导管装置。
在大型化工、冶炼、煤炭甚至于粮食等的物料输送过程中,常需要对粉体物料进行落料、输送,在工厂的现有设备中,已有的粉体落料输送导管主要由导管两端的连接法兰及园形方形或矩形截面的直通管壁所组成。在粉体物料的输送过程中,物料依靠重力从高向低成直线运动完成物料从高位向低位的输送。当高、低位落差较大时,系统中常设置“中间料仓”以缓和物料的重力冲击,这往往需要增加额外的土木工程及设备材料的投资,如直接以导管连通送料又会造成物料在较大落差下的冲击过重现象,使破碎程度增加,粉尘污染加剧等问题。
本设计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落料输送导管,以实现物料由高位向低位的缓和的、无冲击的折流式直接落料输送,并且可对于正在进行的落料速度做一定范围的调整,以有效的解决高落差中落料与输送对粉体造成的不良影响以及传送中对环境的污染问题。
本设计以如下方式完成:从落料缓冲导管的高位开始,管壁内侧每间隔一定高度(略大于管径数值)即设置一块折流板,折流板上部以枢轴方式与壳体连接,折流板能以枢轴为中心转动,以改变板叶对管壁的夹角,从而改变对下落粉体速度的阻尼程度。枢轴上部设有平板以保护枢轴避免粉体对枢轴的冲击。物料从缓冲导管高位口进入后,在折流板的阻挡下折回往复向下流动,通过控制折流板对管壁的夹角而调整料流的下滑速度,根据不同的物料流动特性,可分别对应调整到使其获得相应的最佳落料速度,以实现缓和、无冲击的折流直接落料输送。
本设计的具体结构通过实施例及附图,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依据本设计给出的折流式落料缓冲管的剖面图
图2是防尘定位板的局部剖面详图
图3是防尘定位板的局部正视图。
沿箭头所示方向,被输送的物料经入口法兰(1)进入缓冲管壳体(2),沿管壁边侧以枢轴方式与壳体(2)连接着一系列折流板(5),其间相隔约0.7米左右。防尘护板(3)焊于壳体(2)上以保护折流板转轴(4)避免物料冲击。折流板(5)下部经定位转轴(6)与定位连杆(7)铰接,定位连杆(7)上开有数个定位槽,由不同的定位槽与壳体(2)上所开设的长缝口卡紧定位,即可改变折流板(5)与壳体(2)的夹角,以进行物料流速的调整。
本装置采用了可绕转轴(10)转动的防尘定位板(9)来使连杆(7)牢固定位。如图3所示,连杆(7)上表面制成与防尘定位板(9)边缘相同的弧面,以便吻合一致。连杆一端与折流板(5)铰接,另一端通过壳体上的长孔伸出壳体外。防尘定位板(9)边缘的弧形曲率半径“R”是按锁紧搬手(8)转动方向由小到大变化的。转轴(10)由固定板(11)及螺栓(12)螺母(13)固定于壳体上,这种防尘定位板组件不是在每一个折流板处都安装的,可以是间或地设置数个,一台装置上至少装有1个。
本装置工作时,物料进入缓冲管壳体,调整定位连杆将物料流速调至理想值,搬动防尘定位板手柄将定位连杆定位夹紧,实现了缓和、无冲击的折流板直接落料输送。
本装置造价低廉易于实现,有广泛的实用与推广价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辉,未经夏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006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磁性活动底座灯
- 下一篇:螺杆钻具的导向传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