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托车无级变速机构的滑动件无效
申请号: | 94200673.9 | 申请日: | 1994-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83327Y | 公开(公告)日: | 1994-11-23 |
发明(设计)人: | 施纯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施纯智 |
主分类号: | B62M9/06 | 分类号: | B62M9/06 |
代理公司: | 柳沈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梧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无级 变速 机构 滑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无级变速机构的滑动件,特别涉及制造容易、使用寿命长的摩托车无级变速机构的滑动件。
目前摩托车的无级变速机构如图7所示,位于驱动斜板10及固定侧滑轮半体20之间的可动侧滑轮半体30是可沿动力输入轴40的长轴方向前后滑动的方式套合于动力输入轴40的外侧,多个离心砝码50被安装于驱动斜板10及可动侧滑轮半体30之间,当动力输入轴40的转速增高时,离心砝码50受到离心力的作用向动力输入轴40的外径方向移动,促使可动侧滑轮半体30移向固定侧滑轮半体20,进而使皮带60远离动力输入轴40。反之,当动力输入轴40的转速降低时,离心砝码50向动力输入轴40的内径方向移动,进而使可动侧滑轮半体30移向驱动斜板10,可自动调整引擎与车轮的转速比实现无极变速。
当引擎的转速(亦即动力输入轴40的转速)变化时,嵌于驱动斜板10上的滑动件70的凹槽70a会导引位于其内的可动侧滑轮半体30的肋状导引部30a,使可动侧滑轮半体30在相对于驱动斜板10作接近或远离的滑移动作时,不致在彼此之间产生相对转动。
在上述摩托车无级变速机构中,滑动件70与可动侧滑轮半体30的肋状导引部30a接触的导引面72很容易摩损。再有,滑动件70于动作中会受到肋状导引部30a向左右方向推动的影响,而使滑动件70的凹槽71脱离与其嵌合的驱动斜板10。另外,由于滑动件70是由塑料射出加工成形,而其形状复杂,因此开模时,模具加工费用较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摩托车无级变速机构的滑动件。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提供一种摩托车无级变速机构的滑动件,该无级变速机构包括一传递引擎动力的动力输入轴;以与该动力输入轴一体旋转方式固定于该动力输入轴的固定侧滑轮半体;以与该动力输入轴一体旋转且与该固定侧滑轮半体间隔既定距离的方式,固定于该动力输入轴的驱动斜板;位于该固定侧滑轮半体及驱动斜板之间,以可相对于该动力输入轴沿其轴向滑动的方式套于该动力输入轴的外周边的可动侧滑轮半体;位于该驱动斜板与该可动侧滑轮半体之间,由动力输入轴旋转时产生离心力使可动侧滑轮半体接近固定侧滑轮半体的多个离心砝码;该驱动斜板的外周边缘具有多个向外侧延伸的固定片,该固定片上各固定有一滑动件,同时在该可动侧滑轮半体上具有导引部,当该可动侧滑轮半体相对于该驱动斜板沿动力输入轴的轴向移动时,该滑动件被该导引部导引,使该驱动斜板与该可动侧滑轮半体不致产生相对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这种无级变速机构的滑动件结构简单,使用寿命较长,并能够较牢固地嵌合于驱动斜板上。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装于摩托车无级变速机构的驱动斜板上的滑动件;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滑动件安装于驱动斜板的方式的示意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的滑动件的剖面图;
图3b为图3a中滑动件的顶视图;
图4a为已知滑动件的剖视图;
图4b为图4a中已知滑动件的顶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滑动件的立体图;
图6为已知滑动件安装于驱动斜板的方式的示意图;
图7为已知滑动件安装于摩托车无级变速机构的驱动斜板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滑动件安装于摩托车无级变速机构的驱动斜板的状态。为了便于说明及易于理解,图1中元件与已知图7中相同的元件,标以同一数字。如图1与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摩托车无级变速机构中,除了驱动斜板101、滑动件701及可动侧滑轮半体30内的导引部301外,可动侧滑轮半体30,皮带60,固定侧滑轮半体20,动力输入轴40以及离心砝码的零件号皆与已知零件相同。而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无级变速机构的操作与已知机构相同,因此不再叙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施纯智,未经施纯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006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