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飞轮助力自行车无效
申请号: | 94201135.X | 申请日: | 1994-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87140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1-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凯 |
主分类号: | B62M1/04 | 分类号: | B62M1/04;B62M1/10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34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飞轮 助力 自行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包括前、后车轮以及整机车架、以人力为动力的自行车。
现有技术中以人力为动力的自行车,包括仅仅具有一种固定传动比的不变速自行车和具有可变化的几种传动比的变速自行车,都存在着费力、速度慢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省力、速度快的人力自行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由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包括前、后车轮和整机车架,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
a、采用杠杆式驱动机构,该机构包括安装在加力杆端部的脚踏,加力杆另一端通过连杆连接曲轴,所述曲轴位于中轴两端,并与带动花盘的中轴连为一体,所述曲轴的两端部支承在车架上曲轴孔中;
b、设置大质量贮能飞轮,所述飞轮装置在中轴上,位于花盘一侧边;
c、在后车轮上安装有正、反向两只飞,并在相应位置的后轮车架上固定安装可用来将链条在所述正、反向两只飞上调换位置的推拉器。
相比已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杠杆驱动机构以及设置大质量贮能飞轮,不仅仅可以达到省力、快速的目的,而且,由于采用杠杆式驱动,使用者通过在脚踏上加力,使其作上、下往复运动,便可完成驱动,其结构新颖、使用方便。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后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轴结构示意图。
以下通过实施例,并结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参见图1,杠杆式驱动机构包括脚踏1,加力杆2、连杆3和曲轴4。脚踏1安装在加力杆2的端部,加力杆2的另一端通过连杆3连接曲轴4。在图3示出的中轴结构示意图中可以看出,曲轴4位于中轴5的两端,并与中轴5连为一体,曲轴4的端部支承在车架上曲轴孔6中,在中轴5上,自左至右装置有小花盘7、飞轮9和花盘8,在曲轴4的端部与车架曲轴孔6之间装置防倒飞10。
本实施例中,在后车轮11的车轴上,共装置有三只飞,包括位于车辐条右侧的正、反向两只飞12和位于车辐条左侧的一只正向飞13,在自行车左右两侧共构成两付传动机构,包括位于车辐条右侧的主传动机构和位于车辐条左侧的另一付低速传动机构。
如附图1所示,主传动机构是由花盘8通过链条14带动后车轮11辐条右侧的正、反向两只飞12,在相应位置的后轮车架上固定安装推拉器15,推拉器15用来将链条14在所述正、反向两只飞12上调换位置。
如附图2所示,低速传动机构是由小花盘7通过链条16带动固定在后车轮11车架上的离合器17,再由离合器17通过链条18带动后车轮11车辐条左侧的正向飞13。
推拉器15和离合器17均为拉线式操作方式,其拉线顺车架引至车把。
此外,在飞轮9的轴孔与中轴5之间装置超越离合器,以使得脚踏1上所施加的力量能有效地通过杠杆式驱动机构带动中轴5,并驱动飞轮9转动;而在停止施加外力时,飞轮9由于惯性继续转动,脚踏1保持静止。
使用者可在上车前先将链条挂空档(离合器17处于离位,推拉器15使链条14处于反向飞上),使飞轮转动之后上车,随后,合上低速档,飞轮之惯性即被利用。若需要,加快飞轮后,推上快档即可快速行驶。行驶时,双脚可以交替休息,也可以同时休息,这时飞轮的惯性足以保持一定的车速。刹车前,首先将链条推入空档(离合器17处于离位,链条14挂反向飞),操作前、后车轮刹,使车轮减速直至停止转动,此时,飞轮保持转动,重新起动时,首先合上低速档,以低速作为过渡可以保证安全以及起动平稳。在路遇障碍时,可即离即合。
本实施例中,同时可设置飞轮刹,以便于需要时,直接制动飞轮,实现紧急停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凯,未经王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011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