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结构的健身车无效
申请号: | 94201946.6 | 申请日: | 1994-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81965Y | 公开(公告)日: | 1994-11-09 |
发明(设计)人: | 陈保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保江 |
主分类号: | A63B23/035 | 分类号: | A63B23/035 |
代理公司: | 邮电部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王丽琴 |
地址: | 台湾省台中县大***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结构 健身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健用品,更确切地说是涉及一种被动锻炼用健身车。
在现今运动机会日渐减少及生活空间狭窄的环境里,室内健身器材以其占用场地少、方便锻炼者、运动效果佳等优点而备受消费者青睐。
一般的室内健身器材,利用诸如弹簧、配重块、弹性拉绳、液油压缸等机械阻力装置,达到增加运动效果和健身的目的。然而,使用机械阻力装置的健身器材一般均有结构复杂、价格高、使用保养成本高等缺点,而健身车由于是利用运动者自身的重力形成阻力来达到运动效果的,因此而有极好的发展前景。
图1所示的无机械阻力装置的健身车,于底架90上连设握杆94、连动杆96等杆管结构和座垫92、滚动件98等,握杆94一端枢设连动杆96,连动杆96另端连设于带滚动件98的杆管上,该杆管与另一连设有座垫92的杆管枢接。操作者坐于座垫92上,两手拉动握杆94,通过枢轴带动连动杆96传动作用于滚动件98,操作者的自身重力压于滚动件98上,产生阻力效果而达到运动锻炼的目的,上述结构具有以下缺点:
1)连动杆管结构比较复杂,以复杂的杆管结构与部件组配使制造成本增加,且相对增加了对各杆管配合的位置、长度尺寸等精密度要求,不便于保养维修;
2)健身车的滚动件98裸露于底架90上,通过滚动件98于底架90的滚动达到运动作用目的,滚动件98的裸露设计极易碰伤操作者的手指、脚指,如果操作者穿着宽松的衣服也容易受到滚压而变形破损或脏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改进现有健身车的结构设计,克服其结构复杂、危险性大的缺点,以简易的机械连杆设计,并利用操作者自身重力形成阻力效果,达到精简结构的目的,向消费者提供一种实用的健身车,可同时锻炼操作者的手力、脚力和腰力。
本实用新型改进结构的健身车,包括底架、座垫及设于底架上、由座杆、竖支杆、套管、拉杆组配而成的连动杆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架由双并列式的平行底杆及两平行底杆间的横杆组成,平行底杆两相对内侧面上设有滑框;
所述座杆是双并列式的,两座杆底端固设于一枢套管上,枢套管枢设于所述底架的平行底杆间,座杆顶端弯折形成承锁部,所述的座垫固设在承锁部上;
所述竖支杆与所述座杆间有一夹角,竖支杆下端焊设于所述两座杆底端间的枢套管上,竖支杆上端水平穿设有踏杆,还包括有两端分别枢接于竖支杆与套管上的连动杆;
所述套管上端有供穿置所述拉杆的开口端,套管下端固设于一轴杆上,轴杆两末端枢设有滚动件,滚动件穿伸于所述底架两平行底杆的滑框中,套管上部与所述座杆上部枢连;
所述拉杆下部穿置固设于所述套管上端的开口端中,拉杆上部向上弯折并水平固设一握杆。
操作者坐于座垫上,拉动拉杆上的握杆及压踏竖支杆上的踏杆,通过连动杆结构的连动作用及利用身体重量产生的阻力,达到运动效果。
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
图1.传统无机械阻力健身车的平面图
图2.改进结构健身车的外观立体图
图3.图2中座杆20、套管40及拉杆50接合处的局部立体图
图4.图2中轴杆42、滚动件44与平行底杆12的结构剖面图
图5.图2中套管40与拉杆50套合处的剖面图
图6.改进结构健身车一般实施状态的平面图
图7.改进结构健身车另一实施状态的平面图
图1所示传统的健身车,各构件的组合关系及连动作用前已述及,不再赘述。
参见图2,改进结构的健身车,包括底架10、座垫60和由座杆20、竖支杆30、套管40、拉杆50组配成的连动杆结构,连动杆结构设于底架10上。
底架10包括U形平行底杆12及焊设于平行底杆12两自由端的直杆状横杆16,平行底杆12两相对内侧各挖设一适当长度的条状滑框14,横杆16两端各套设一美观、保护用套垫18。
双并列式形座杆20、20′,以对应竖支杆30管径的方式各将其底端垂直焊设于一水平杆套管22周面上,并通过一轴栓穿设平行底杆12及枢套管22,将座杆20、20′底部枢设于平行底杆12间,座杆20、20′上部弯折的水平面形成承锁部24,座垫60固设于承锁部24上。
平直状的竖支杆30,其下端焊设于两座杆20、20′间的枢套管22上,并与座杆20、20′保持有适当的角度,竖支杆30上与座杆20对应的方向有园杆状的踏杆32,踏杆32以水平状态垂直穿设于竖支杆30上端,踏杆32两端有美观、保护用护垫3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保江,未经陈保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019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效长寿荧光灯容式电子控制器
- 下一篇:一体化二线制红外温度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