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信息传输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4202369.2 | 申请日: | 1994-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86419Y | 公开(公告)日: | 1994-12-28 |
发明(设计)人: | 高泽民;高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泽民;高龙 |
主分类号: | G08G1/0965 | 分类号: | G08G1/0965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竹民 |
地址: | 200041***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信息 传输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在两辆汽车之传输信息的汽车信息传输装置,尤其涉及利用红外光传输信息的汽车信息传输装置。
全世界的公路上每年要发生无数汽车之间的交通事故,其中的原因多种多样,本申请人认为,司机之间缺少信息沟通是相当重要的一点。如果设置一种由司机使用的汽车信息传输装置,肯定会有利于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从而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92212472.8号揭示了一种超车告知器,可利用调频信号在前、后两辆车之间传送超车信号,使前车司机得到清楚的超车信号,又避免了喇叭的噪声。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92228267.6号则揭示了一种车辆雾天多功能报警安全装置。该装置利用天线发射和接收无线电波,从而在车辆之间传递报警信号等信息。
比较而言,前者仅实现了一种较简单的功能,而后者采用天线发射和接收无线电波,可以传送既定的信号,也可实现对讲功能,因而可传递更多信息,但成本必然增大,且其网状天线有一定体积,造成安装上的困难。再者,这两种装置均利用无线电信号来传递信息,在城市中会成为电磁波干扰源,不一定能得到使用许可。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传递众多信息而又不产生电磁波污染的汽车信息传输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信息传输装置包括信息发送装置和信息接收装置。
信息发送装置包括:
输入装置,至少包括多个按键,每一按键代表某个预定信息,
编码发生装置,根据输入装置给出的信息产生一个对应的编码信号,
调制装置,在编码发生装置产生的编码信号上调制一个其频率适合于红外发射的信号,
红外发送装置,将调制装置调制过的编码信号用红外光的形式向外发送。
信息接收装置包括:
红外接收装置,用于接收红外光信号,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
解调装置,用于将红外接收装置产生的电信号解调,产生一个串行的编码信号,
译码装置,用于对上述编码信号进行译码,
显示装置,根据经过译码装置译码的电信号,产生相应的声音指示。
本实用新型的信息传输装置利用红外光传递信息,这样就不会产生电磁波干扰,并用由于红外光本身的穿透力较强,保证了在起雾、下雨等恶劣气候下也能准确可靠地传送信息。另外,由于通过数字编码方式产生信号,所以可以提供较多的信号,从而可传递较多的信息。
以下将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装置。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信息发送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电路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信息接收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电力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信息发送装置图1实施例的电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信息接收装置图2实施例的电原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信息发送装置另一实施例的局部电路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信息接收装置另一实施例的局部电路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信息发送装置又一实施例的电路图。
参见图1,其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信息发送装置的电路框图。使用者(如司机)利用输入装置1输入他想发送的信息。编码装置2根据输入装置1产生的信号,产生一个相应的编码信号,代表所要传送的信息。调制装置3对该编码信号进行频率调制,产生一个适合于红外传送的电信号。红外发送装置4将上述电信号转换成红外光线信号,向外发送。
参见图2,其中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信息接收装置的电路框图。红外接收装置5接收到上述红外发送装置发出的红外光线信号,将其转换成电信号,由解调装置6解除频率调制,恢复成原来的编码信号。译码装置7对其进行译码,产生一相应的控制信号。显示装置8在该控制信号控制下,进行声音显示,或者作发光显示。
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信息发送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电原理图。输入装置1包括16个按键,按键1至15的一端连接高电平(5V),按键0的一端连接低电平,每一按键代表某一预定信息,编码发生装置2包括第一编码器21和第2编码器22。第1编码器21由12只或门组成,将输入装置1的按键信号转换成4比特的编码,本例中采用的是8421码,其真值表如下:
按键号 D3D2D1D0
0 0 0 0 0
1 0 0 0 1
2 0 0 1 0
· ·
· ·
· ·
· ·
· ·
· ·
15 1 1 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泽民;高龙,未经高泽民;高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023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涡轮式超微粉气流分级装置
- 下一篇:多用工艺品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