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行车把手接管无效
申请号: | 94202796.5 | 申请日: | 1994-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84635Y | 公开(公告)日: | 1994-12-07 |
发明(设计)人: | 郑天助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享车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23/04 | 分类号: | B62K23/04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树明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把手 接管 | ||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一种自行车把手接管,主要是在把手接管近直管之一端内设二具有斜面的楔形块及一滑动块,该两楔形块及滑动块以一螺栓连结并藉旋转螺栓令二楔形块相互夹靠,以斜面推挤滑动块向直管移动,以确实迫紧穿套于直管的前叉管。
自行车的把手接管二端分别具有一横管及一直管,用以连结把手及前叉;将前叉套穿入直管后,以直管迫紧前叉达到固定目的。习用迫紧的方式:是将直管设缺口及凸耳,以螺栓穿过凸耳,调整螺栓控制缺口闭启产生直管直径变化,而逼紧前叉;但此习用方法,由于凸耳及螺栓系呈外露,影响产品整体的美观。
另一种改进的习用结构,如图1所示,是在把手接管1靠近直管2一端贯设一具有壁面3的穿道4,并与直管2相通,供由螺栓5连结的二迫紧块6纳入,藉调整螺栓5令二迫紧块6由二侧相对靠近后突至直管2内,以其具有的弧口7迫紧置入直管内的自行车前叉。但,由于上述弧口7是由二迫紧块6切割后相对靠拢后形成,若加工不准确或组装时疏忽于对准二迫紧块6的弧口7,则易因弧口7相错导致与前叉的外缘迫紧时的受力不平均,施力或有仅一点受力的情形,而有不稳固及松脱的可能;再者,于把手接管内开设具壁面的穿道,其加工程序与成本都相对提高;又,二迫紧块以螺丝连结后直接置入穿道,未组装时无法固置于穿道内,包装时亦造成不便。
再一习用的迫紧结构,如图2所示,是在把手接管10的穿道11一侧设一锁孔柱12,内设一具有斜切面14的迫紧件13及一具有相对调整斜面16的锁块体15,锁块体15中央并穿设一长孔17及前端凹设一弧面18,再以一螺栓19由迫紧件13穿过锁块体15而螺定于锁孔柱12;藉调整螺栓19令锁块体15的调整斜面16逼迫迫紧件13的斜切面14沿长孔17前向运动,以弧面18逼紧前叉。
但上述以锁块体15的调整斜面17推挤迫紧块13的斜切面14移动,在实施上具有下列缺点:
一、必须于把手接管设锁孔柱,制造麻烦又成本高。
二、如图2A,为锁块体对迫紧块的施力示意图,当施力于锁块体之力为F1,F1=f1x+f1y,f1x=F1·sinθ;迫紧块与管壁之摩擦力为f,故使迫紧沿X轴前进的实际推力:Fr=F1sinθ-f<<F1,即在施力及夹紧的效果上皆大打折扣。
有鉴于习用自行车上述迫紧结构的种种缺欠,本创作人努力研究,经多次试验与改良,终于发展出确具实用功效的本创作。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把手接管,在把手接管内设置一迫紧机构,该迫紧机构具有一挡片、二楔形块及一滑动块,滑动块具有一锥部及一相对的凹弧面,以锥部嵌设于二楔形块具有的相对斜面间,再以一螺栓连结上述滑动块及二楔形块,当调整螺栓令二楔形块抵靠挡片相对靠近,以斜面推挤滑动块向一侧移动,以其凹弧面接触插入把手接管的前叉,达到确实迫紧穿套于直管的前叉管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达到的:
一种自行车把手接管,该把手接管为一管两端分别连结一横管及一直管,靠近直管的一端并设有一垂直直管的贯孔,于该贯孔内设有一用以迫紧由上述直管穿过的自行车前叉的迫紧机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迫紧机构包括:一挡片,嵌固于上述贯孔的一侧;二楔形块,嵌设于贯孔内,该二楔形块分别具有相对的斜面及螺孔;一滑动块,具有一锥部及一对应上述直管的凹弧面,并于滑动块的锥部设一槽孔,该滑动块以锥部嵌于二楔形块之间,其凹弧面恰好对应于直孔;一调整二楔形块相对位置的螺栓依序穿设于所述一楔形块的螺孔、滑动块的槽孔及另一楔形块的螺孔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如下方式达到:所述的自行车把手接管;其特征在于:该二楔形块设有供挡片嵌合的凹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
一、以挡片嵌固于管内供设置楔形块与滑动块,不必在把手接管内开设具有壁面的贯孔。
二、滑动块的凹弧面设计,令其与前叉互相逼紧时受力面积较大,而能确实迫紧直管内的前叉。
三、由于挡片、楔形块及滑动块具有互相牵制效果,故不组装时亦容纳于管内,无习用脱落之虞。
四、如图5B,两楔形块的施力为F3=f3x+f3y,F4=f4x+f4y,令滑动块前进的X轴合力为F3+F4=f3x+f4x=2f3x,若设施力与图2习用情况都相同,则本创作更加省力且夹紧效果更好。
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其实用目的,以下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图1为习用把手接管迫紧结构的剖示图。
图2为另种习用把手接管的迫紧结构的剖示图。
图2A为图2的力的合成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享车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享车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027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