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结构的电脑连接线无效
申请号: | 94202843.0 | 申请日: | 1994-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79602Y | 公开(公告)日: | 1994-10-12 |
发明(设计)人: | 柳雄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雄明 |
主分类号: | G06F1/00 | 分类号: | G06F1/00;H01B11/00 |
代理公司: | 首都师范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柳江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县***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结构 电脑 连接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结构的电脑连接线,更具体的说是指一种可以100%防止信号溢漏及干扰的电脑连接线。
信息的传输最重要的是稳定、正确及迅速,而目前市售的各种通信传输设备都必须通过传输线路的传递才能完成,该传输线路可分为有线传输及无线传输两大类。
首先,众所周知的最有效的传输线无疑地首推光纤电缆,它具有质轻、容量大、阻抗小、速度快、误差率低等特点,但其成本高而并不适用于短距离通信设备间的连接。故一般短距离连线都以早期使用的电线及目前使用的信号线做为连接,因此无可避免的会产生一些问题,尤其是早期将普通电线拿来当做信号线使用,其效果最差,不仅易受干扰并且产生的漏失最严重;因此经过改进后,开始使用一种信号专用的线路结构,而这种信号线结构于稍早时仅在信号线外包绝缘塑胶包覆上一层隔离线网而后再包覆一层绝缘管,虽然能大大改善干扰的情况,但仍无法完全隔离干扰,其原因在于隔离线网仍具有缝隙;此外,还有一种在信号线与隔离线网之间包覆上一层薄薄的铝箔的情况出现,而其效果虽然比单纯使用隔离线网为佳,但其铝箔因相当薄且易于氧化,因而造成在遭遇扭力或氧化时反易形成妨碍而失去效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由绝缘管、导电包覆层、隔离线网、包膜层和信号线组成的电脑连接线,它可以有效地堵绝干扰和防止信号溢漏,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由最内层的复数条信号线及其外围所包覆的铝箔胶膜包膜层,围绕在铝箔胶膜包膜层的是隔离线网,一层包覆在隔离线网外围的是导电包覆层和套合在导电包覆层外围的绝缘管共同构成。
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地隔除外界信号,电流、和磁场的干扰,并可防止本身信号的溢漏。因此,它在应用于通讯设备间的传输时,能够正确、稳定地传输信号。
图1为本实用新型改进结构的电脑连接线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改进结构的电脑连接线的剖视图。
现在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图1所显示的为本实用新型电脑连接线的整体结构,它是由最内层的复数条信号线(5)及其外围所包覆的铝箔胶膜包膜层(4)、围绕在铝箔胶膜包膜层(4)外围的是隔离线网(3)、在隔离线网(3)外围的是导电包覆层(2),以及套合在导电包覆层2外围的绝缘管(1)等所共同组成。
其中,信号线(5)中的结构组合也类似于上述构造,只是省略掉一层绝缘管的设施,而形成一双重阻绝的形态;而其主要的发明原理是根据封闭磁场的概念而设计,在发明中为了有效防止信号传送时发生溢漏及外来磁场和强大电流的影响,因此利用了一层铝箔胶膜包膜层(4)及一隔离线网(3)、和一导电包覆层(2)。这三者形成一层层包覆、层层封阻的隔绝效果,而能有效的将信号线(5)包覆在一近似封闭磁场的空间内,使信号线(5)在传导信号时即使有溢漏产生穿出,也能够先被一层胶膜套里的铝箔包膜层(4)阻止渗透,因此胶膜套里的铝箔包膜层所使用的胶膜套里即防止铝箔层过早氧化导致隔绝效果降低,并防止信号线(5)在长时间或大力扭震使用下产生高热而溶化或破坏外圈的绝缘胶管,使信号线(5)突伸接触到地线或隔离线网(3)而发生短路现象,以增加其防渗隔绝的效果。
此外,为了防止传输信号太强发生辐射、形成穿透磁场或外界大气层中强力信号或附近强力电流、磁场由外渗入产生干扰,于是使用了一层镀锡的隔离线网(3)来隔离上述信号间渗出或进入,且为了加强这种隔离的效果,因而在隔离线网(3)外层包覆上一导电P.V.C.或导电布的导电包覆层(2),令其形成一阻绝传导的密闭空间,从而令其产生100%遮蔽隔绝的效果而能完全防止信号的渗透干扰,而被覆在外层的绝缘管(1)亦能有效提高这一效果。使本实用新型改进结构的电脑连接线可有效隔除外界磁场、信号的干扰,并可防止本身信号的溢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雄明,未经柳雄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028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