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磁控开关手电筒无效
申请号: | 94202865.1 | 申请日: | 1994-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96730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5-10 |
发明(设计)人: | 孙永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永山 |
主分类号: | F21L7/00 | 分类号: | F21L7/00;F21L15/02 |
代理公司: | 小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耀光 |
地址: | 10009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关 手电筒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装有电池的手电筒。
人们经常需要使用手电筒,特别是供电突然中断,应急照明检修。由于突然停电,在黑暗环境有时找不到手电筒,真是十分着急。因为现有的手电筒没有发光指示装置,在黑暗中很难发现手电筒的放置地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带有发光指示装置的手电筒,用磁控开关控制手电筒在非照明状态下,每隔2~3秒闪亮一次,以供人们在黑暗环境中很快找到手电筒。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手电筒由前盖、透明片、灯头组件、筒体和后盖组成,在筒体内装有发光指示装置,内装有干式舌簧管,筒体表面设有强磁磁铁,磁铁控制舌簧管接通或断开,从而使灯泡点亮或使发光二极管闪光。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
图1 本实用新型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 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图。
图3 发光二极管指示电路装配示意图。
参见图1,一种磁控开关手电筒,包括前盖(1)、透明片(2)、灯头组件(3)、筒体(6)、后盖(10)和开关,其特征在于筒体内还设有发光指示装置,发光指示装置由圆形固定座(7)和印刷板(5)构成,印刷板放置在固定座上,固定座卡套在筒体(6)内,筒体壁上装有发光二极管;开关为一强磁磁铁(9),镶在筒体外滑槽(11)内,磁铁可在滑槽内移动。电池(8)放在筒体内。
为了使手电筒防水,在前盖和透明片之是间、在前盖和筒体之间、在筒体和后盖之间均设有密封圈(4)。
参见图2,手电筒工作过程如下:
平时,磁铁吸合干式舌簧管,场效应管BG1的DS截止,电源经灯泡ZD1、电阻R2给由BG2、BG3组成的单稳电路供电,此时单稳电路工作,使红色发光二极管发出闪光。当磁铁下移,舌簧管断开,场效应管的DS导通,灯泡ZD1点亮。
本实用新型的发光指示电路是一典型的单稳电路,由磁铁吸合舌簧管来控制单稳电路工作状态。
发光指示电路的元器件安装在印刷板上,元器件的连接关系如下:
发光电路由单稳电路和开关电路构成,开关电路包括场效应管BG1、电容C1、舌簧管K1、电阻R1、R2和灯泡ZD1组成,电阻R1一端接电源正极,电阻R1的另一端接舌簧管K1和电容C1的一端,K1的另一端接电源负极,C1的另一端接场效应管BG1的g极,BG1的D极与电源正极之间串接电阻R2和灯泡ZD1,场效应管的S极接电源负极;单稳电路由晶体管BG2、BG3、电阻R3~R6、电容C2、C3、C4和发光二极管ZD2组成,BG2、BG3的发射极接电源负极,BG2的基极接电容C3、C4及电阻R5的一端,C3的另一端接电源负极,R5的另一端接BG1的D极,C4的另一端接电阻R6和BG3的集电极,R6的另一端与BG1的D极间串接一发光二极管ZD2,BG3的基极接电阻R4及电容C2的一端,R4的另一端接BG1的D极,C2的另一端接电阻R3和BG2集电极,R3的另一端接BG1的D极。
本实用新型磁控开关手电筒,外壳采用ABS阻燃塑料,设有磁控开关,平时在非照明时红色发光二极管每隔2~3秒闪亮一次。适用于矿山、油田、各类仓库等场所,特别是黑暗环境或意外停电的场所使用。
本实用新型选用的主要元器件:
干式舌簧管 GAG-9
场效应管 VMOS IRFD020
晶体管 90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永山,未经孙永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028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100AY60型单级单吸悬臂式离心油泵
- 下一篇:扭转式自身拧干、洗涤拖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