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X射线管无效
申请号: | 94202988.7 | 申请日: | 1994-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203496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7-12 |
发明(设计)人: | 刘振琴;周仕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仕涛 |
主分类号: | H01J35/14 | 分类号: | H01J35/14;H01J35/00 |
代理公司: | 航空航天工业部航天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卢新 |
地址: | 100007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射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X射线管,特别是一种锥形耙周向辐射X射线管。
日本东芝公司在中国申请的专利CN85106786所述周向X射线管,其结构为:轴对称聚焦系统中聚焦极凹座底部装有一个园盘形平绕螺旋灯丝,形成中心密度略低的实心电子束。此实心电子束打在锥形耙头部,产生球面放射X射线,透过X射线的铍窗直接焊接在阳极保护罩和外壳上,实心电子束与锥耙的对中用可变形真空密封波纹管通过管外螺钉调整。这种结构复杂,给制造也造成很大困难,而且耙尖易熔化,周向均匀性难以保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散热性能好,易于对中,各向强度均匀,易于实现商品化生产的周向X射线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周向X射线管,其电子枪的轴对称聚焦系统中,聚焦极内腰部形成一环形槽,槽上部放置园环形螺旋灯丝,产生一个适当尺寸的空心电子束,此空心电子束打在由零件尺寸保证对中的锥耙的侧面上,产生环形360°X射线辐射,周向射线穿过园筒形铍窗输出管外;铍窗园筒两端与加固园环真空气密封接,加固环与耙头和阳极前部相应法兰盘用氩弧焊连接。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X射线管整体剖视图;
图2为电子枪聚焦极端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园头螺钉9、绝缘子6和定位螺母4通过中心孔组装成芯柱;园环形螺旋灯丝8固定在绝缘子6上方适当位置;如图2所示,灯丝8的两个端头22、23焊接在绝缘子6对应位置伸出的引线上,彼此靠得很近,但并不相碰,引线下端连接在支架3上的绝缘子引线5上,通向管外接头;为了使灯丝平正牢固,在间隔90°位置设置另外三个支撑点24,在支撑点24处,细钼丝一端绕在灯丝8上,另一端固定在绝缘子6相应位置伸出的引线上;按上述方法装好的灯丝芯柱组件,通过图1中的螺钉7固定在电子枪支架3正中;聚焦极11是内部有凸椽的金属筒,两个螺钉10穿过凸椽上的装配孔将聚焦极11固定在支架3上部,凸椽内园孔与园头螺钉9头部间形成环形间隙;灯丝8正好处于这环形间隙上部,构成平正的轴对称空心电子束电子枪。
图1中园筒形铍窗16两端与加固环15、17真空气密封接成铍窗组件;耙头组件设有锥形耙20、散热套连接螺孔21、法兰盘18;阳极前部包括阳极园盘12、底座13和法兰盘14,阳极部件与铍窗组件通过自对中法兰盘14、18氩弧焊连接,构成周向X射线产生与输出系统。
绝缘管壳1的大开口端与阳极盘12通过氩弧焊结构连接,小开口端与电子枪2的下部通过氩弧焊结构连接,共同组成高真空密封整管。管壳1既可用金属陶瓷管壳,也可用玻璃管壳,只需保持上述电子枪、锥靶和铍窗结构不变,连接结构作相应修改,就可配套构成实际可行的实施方案。
按上述结构制造周向X射线管,对中问题在目前零件加工公差范围内,容易得到保证,无需作任何管外调整;各方向X射线强度在实际对中公差范围内变化不大;空心电子束停在锥耙侧面中上部环形区,临近导热好的铜体,锥尖无电子轰击,锥耙散热性能大大改善。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散热性能好,易于对中,各向X射线强度均匀,易于实现商品化生产的优点。这类管型主要用于气绝缘便携式探伤机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仕涛,未经周仕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029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