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软绳卡头无效
申请号: | 94203498.8 | 申请日: | 1994-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83469Y | 公开(公告)日: | 1994-11-23 |
发明(设计)人: | 王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雷 |
主分类号: | F16G11/02 | 分类号: | F16G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3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软绳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软绳卡头,属于固定连接装置的技术领域。
在搭盖帐蓬或在使用绳子固定某些东西的情况下,如果把绳子打结、松解非常费时,有时还打成死结不易松脱,也有采用偏心零件,螺纹压紧装置等,都能紧紧固定连接的绳带,松解也方便,缺点是对于圆形绳子的固定稍差,容易滑脱,而且连接时,要用数人操作才能把绳子固定好,既费时,又费人力,效率太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软绳卡头,它可以克服上述的缺点,利用齿轮机构和弹簧片的结合,可以把软绳固定住,不致滑脱,松绳也软容易,结构简单。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体的下部装有传动轮,传动轮的轴端装有齿轮,该齿轮与齿条啮合,齿条侧面固定连接一弹簧片,本体表面固定一千斤,千斤与弹簧片接触,软绳从传动轮一端引入绕过轮的上部圆周,再由另一端引出。
本体由2块支板和中间一块垫板组合而成,支板表面有长孔。
图1是软绳卡头示意图。
图2是本体垫板示意图。
图3是本体支板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
图5是传动轮和齿轮组合图。
图6是传动机构原理图。
兹结合附图对软绳卡头的结构详细叙述:
由图1,卡头本体(1)的下部装有传动轮(2),传动轮(2)的轴上还装有齿轮(3),齿轮(3)与装在本体(1)表面上的齿条(4)啮合,本体支板(11)上还装有一个千斤(5),千斤(5)的一端与一个具有弹性的弹簧片(6)接触,软绳(7)由传动轮(2)的一边引入,绕过轮的上部圆周,再向下引出。
由图2、图3,本体(1)由2个支板(11)和中间一个垫板(12)拼合组成的,在2个支板(11)的下部之间形成一个空槽,可装入一个传动轮(2),传动轮(2)的轴支承在支板(11)外面,轴端各装有一个齿轮(3),该齿轮(3)各与一个齿条(4)啮合,由于支板(11)具有长孔(13),传动轮(2)的轴可以在长孔(13)内上、下移动,此时齿轮(3)也在齿条(4)上移动。
由图4,两个支板(11)和中间一个垫板(12)组合成卡头本体(1),其上部有孔(14),传动轮(2)装在支板(11)之间,其轴伸出支板(11)外,两端各装一个齿轮(3),齿条(4)与支板(11)表面联成一体,与齿轮(3)相啮合。
由图(5),传动轴上装有传动轮(2),轴的两端各装有齿轮(3)。
由图6,齿条(4)与齿轮(3)啮合,齿条(4)上连有一千斤(6),其末端与一个固定在支板(1)上的弹簧片(6)接触。使用时把圆形截面的软绳从传动轮(2)一端引入绕过轮的上部圆周边缘,传动轮转动,也使齿轮(3)随之转动,齿轮(3)与齿条(4)是互相啮合的,所以齿轮(3)带动传动轮(2)沿齿条移动,而且齿轮(3)的轴可以在支板(11)的长孔(13)内上、下移动,当传动轮(2)随之向上移动时,传动轮(2)把软绳(7)夹紧,这时千斤(5)已无作用,齿轮(3)已到长孔(13)的极限位置。
在传动轮(2)反向转动,即顺时针方向转动时,用手拉软绳(7)的右端,向下移动,同时可向下拨动千斤(5),软绳(7)可以松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软绳卡头具有下列优点:
1.利用齿轮机构的传动,松紧软绳的固定,使软绳不致滑脱。
2.平时部队帐蓬需由数人进行操作,才能把绳子结扣固定,既费时,松扣不易,使用本卡头,只需1人就可进行,既省时,也减少操作人员数量,提高工作效率。
3.结构简单,成本不高,易于推广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雷,未经王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034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