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轴全机械闭锁操作机构无效
申请号: | 94203711.1 | 申请日: | 1994-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91471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3-08 |
发明(设计)人: | 杨诺;杨济川;周宪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诺 |
主分类号: | H01H9/26 | 分类号: | H01H9/26;H01H3/02 |
代理公司: | 农业部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文 |
地址: | 100037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轴全 机械 闭锁 操作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压开关成套装置的操作机构,属于供电或配电装置。
目前我国生产的10KV单母线带旁路接线开关柜,基本分为手车型和固定型两种。手车型由于结构复杂、工艺要求高,造价也高,运行所需走廊宽。而固定型结构简单,造价较低,但体积庞大,安全防护等级不高,且两种柜型均需采用电联锁或程序联锁,操作需前后两面,复杂且易产生误操作。因此,研制结构简单,占空间小,安全可靠的新产品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目的就是在现有元器件的基础上,采用特殊的双轴隔离开关操作机构,使10KV单母线带旁路接线固定式开关柜小型化,全机械联锁,降低制造成本。
原有单母线带旁路接固定式开关柜除断路器外还有两组隔离开关,一组接地开关及旁路隔离开关,操作手柄露于柜面,主开关部分操作在柜前,旁路隔离开关操作在柜后,柜内各开关的操作联动杆纵横交错,都需与带电体保持安全距离,因此使开关柜体积庞大。本设计将四组开关的操作杆分别连到两根相距很近的上下平行横轴上,另加两组接地开关,免去挂接地线的麻烦,方便柜内检修。其操作杆也连到两根横轴上,两轴有连板相互联锁,通过传动板与开关操作杆连接。旋转操作两根轴时,可使六组开关开关按预定的运行程序分步动作。全机械联锁,不会产生误操作,安全可靠。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设计加以描述:
图1:双轴操作机构示意图。
图2:操作机构传动部分局部详图。
图3:传动板。
图4:动态模拟指示图。
图5:装有双轴操作机构的单母线带旁路接线高压开关成套装置。
本设计(图1)采用了两根相距很近的上下平行横轴(1),将要进行操作的开关--两组隔离开关(2),三组接地开关(3),一组旁路隔离开关(4)--通过传动板(5)、拐臂(6)和沿高压开关成套装置的侧板垂直安放的连杆(7)全部连接到此双轴上,双轴按顺时针方向(运行操作)或逆时针方向(停电操作)转动时,可带动各开关按运行规程规定的程序依次动作。前一步动作不完成后一步动作无法进行,二轴之间有联锁挡板(8),一轴的动作不完成,另一轴无法转动,自然形成了防误操作所需的机械联锁,同时又为减小高压开关成套装置的体积创造了条件。
上轴装有四组分别与五组开关相连的传动装置下轴装有与旁路隔离开关相连的拐臂(图2)。四组传动装置分别由两块传动支板(9)与一块传动圆板(10、11、12、13)构成,两块传动支板平行焊在两块安装板(14)上,传动圆板(10、11、12、13)固定于上轴上,传动支板和传动圆板上分别开有不同开关的槽(图3),槽内穿过销轴(15)把它们分别连在一起,销轴又带上连杆(7),使销轴在传动支板内的上下移动,带动连杆上下运动,控制开关的分合。四个传动圆板上的槽形状不同,每块板上均有一段槽与传动支板上的槽一致,当上轴转动时,转到某个传动圆板上的槽与传动支板上的槽一致时这组传动装置便可带动它上面的连杆动作,从而控制一组开关的动作。上轴每转动一定的角度,便会有一组开关动作,这是按照高压开关成套装置中各开关动作程序的需要设计的。下轴上焊有拐臂(6),拐臂通过销轴(15)与旁路隔离开关的接杆(7)连在一起,转动下轴时,可控制旁路隔离开关的分合,旁路隔离开关的拉杆上装有联锁挡板(8),与上轴所带的一组接地开关互有联锁,这是根据运行规程的要求设计的。
高压开关装置面板上在双轴端头的位置开有两个操作孔(6)使操作手柄能插入操作双轴。断路器的分合指示牌可控制一薄金属片,在断路器处于断开位置时,挡住上轴操作孔,可以操作下轴的旁路,隔离开关,在断路口处于关合位置时,打开上轴操作孔,关闭下轴操作孔,使旁路隔离开关不能操作。
为了进一步保证装置操作的安全、准确无误,并使工作人员,对高压开关成套装置的工作状态能有直观的了解,本设计还研制了一种“动态模拟指示图”(图4),装在面板上的操作孔处,显示此装置一次接线图。操作轴端头装有涂了不同颜色的圆板,可透过面板上开的模拟指示图中的小孔(17)看到圆板上的颜色操作轴转动时,小孔中的颜色变化,表示此组开关的分合位置,使工作人员对各开关所处的工作状态有一直观的了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诺,未经杨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037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