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焚化炉之结构改良无效
申请号: | 94203855.X | 申请日: | 1994-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96243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5-03 |
发明(设计)人: | 洪林文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洪林文江 |
主分类号: | F23G5/24 | 分类号: | F23G5/24 |
代理公司: | 新华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翁素华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焚化炉 结构 改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焚化炉之结构改良,包含一焚化炉本体 循环装置及排气装置,其中,焚化炉本体藉排气装置外接水幕装置。
当今世界,垃圾问题近来年一直困扰着人类,昔日所用之垃圾掩埋法因用地取得不易而渐渐无法适用,取而代之的便是利用焚化炉来消耗日益增多的大量垃圾。
但,美中不足的是目前的焚化炉皆未考虑“垃圾是否完全燃烧”之问题,焚化炉在焚烧垃圾时,会同时产生灰烬 烟灰及高温,处理方式通常是:灰烬扫出丢弃 烟灰排出而高温则可回收加热水源,问题乃出在,灰烬中含有什麽未燃烧完全的杂物?烟灰中含有多少尘粒?将会造成怎样的环境污染?在这保意识高涨的同时,不可不注重,缘是,本创作人乃本着保护环境之精神设计本创作——具重覆循环燃烧功能之焚化炉,同时尚可利用焚化炉产生之高热做汽电共生而提供电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可令垃圾重覆 循环燃烧且可利用汽电共生原理产生电力之完全燃烧 高效率及多功能焚化炉者。
具体结构是:焚化炉本体内部之底侧设有一隔板,隔板上设有透孔,隔板下方则设有吸料管,吸料管顶缘开设开槽,吸料管可通向焚化炉本体外;
循环装置中将两排送管及两个鼓风机设於焚化炉之吸料管端处,延设至焚化炉本体之上方处并导入其内,扇叶设於焚化炉本体顶部,受马达带动产生向下气流,导流板则设於扇叶与排送管下方,导流板上开有定向之槽缝,导引气流向下,进入燃烧炉本体内部;
当焚化炉本体内之垃圾燃烧至一阶段,垃圾之细微杂物落入吸料管内,经鼓风机之吸收进入排送管,抽送至焚化炉本体上方处并导入其中,扇叶吹送细微杂粒再经导流板槽缝之导引形成一股回流,落入焚化炉本体内再行重覆燃烧者。
焚化炉本体之外围可环绕一环水槽,水槽乃系避开各开口而设,可令水流经其中。
焚化炉本体之本身组件间及其它装置间皆夹设有石棉网层。
下面结合附图举例说明:
(一)图式:
图1.系本创作之立体外观图
图2.系第一图前视部分剖视图
图3.系第一图左视部分剖视图
图4.系本创作之使用示意图一
图5.系本创作之使用示意图二
图6.系本创作之另一实施例图
(二)图号:
(1) 焚化炉本体 (11)垃圾入口
(111)鼓风机 (12) 进气鼓风机
(13) 隔板 (131)透孔
(14) 吸料管 (141)开槽
(15) 进料门 (16) 吸尘门
(17) 石棉网层 (18)水槽
(181)入口 (182)出口
(2) 循环装置 (21)排送管
(22) 鼓风机 (23)扇叶
(231)马达 (24) 导流板
(241)导流叶片 (242)导流槽
(3) 排气装置 (31) 抽气管
(4) 水幕装置 (41) 曲度幕板
(42) 沈淀池 (5) 垃圾
(51) 颗粒 (52) 灰尘
首先请叁阅第1至3图,本创作包含一焚化炉本体(1) 循环装置(2) 排气装置(3),并外接一水幕装置(4),其中:
焚化炉本体(1)系一筒体,筒壁一侧设有垃圾入口(11),垃圾入口(11)上方并设有鼓风机(111),筒壁上方设有二组进气鼓风机(12);又,焚化炉本体(1)内部近底侧设有一隔板(13),隔板(13)预设适量透孔(131),隔板(13)下方则设有二吸料管(14),吸料管(14)之朝上一缘开设若干开槽(141),吸料管(14)之一端则可通向焚化炉本体(1)外;以隔板(13)为间隔,筒壁上 下各设有一进料门(15)及吸尘门(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洪林文江,未经洪林文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038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效自动灭蝇机
- 下一篇:一种三轮多用童车上的安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