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行李箱侧边牵引带无效
申请号: | 94204461.4 | 申请日: | 1994-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86506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1-04 |
发明(设计)人: | 江枝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枝昌 |
主分类号: | A45C13/30 | 分类号: | A45C13/30 |
代理公司: | 三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践实 |
地址: | 台湾省台中***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李箱 侧边 牵引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五金,尤指一种装在行李箱或旅行箱侧边能够伸缩的行李箱侧边牵引带。
现有的行李箱伸缩式拉带,如:中华台北专利:74202986号“轮式旅行箱拉带”;7226109号“行李箱拉带装置”,都是由装于行里箱侧边的壳体内装有对折的拉带和弹簧,与悬垂于壳体外的手柄组成。由于体积大,影响行李箱的外观美,而且悬垂于外的手柄极易挂到其他的物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体积小,手柄贴固于侧边,自由伸缩的行李箱侧边牵引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行李箱侧边牵引带10由壳体12、环节带14、连接体16、手柄18、枢轴19、滑套28、轴58和按钮59等组成。壳体12包括内壳20和外壳24,内壳20有凹槽21,底部有若干通孔22,上端有挡板23,外壳24有凹槽25,上端的背部凸块,两侧各有长方孔26,其特征在于:外壳24上端内固装卡扣27,卡扣27的基体271固定在其内壁上,两端各有上伸的弹性杆272,其端部为带凸台的钩头273。环节带14由略具弹性的PU材料制成,其上有若干环节的长方体,上端有一对通孔141,下端一侧有凸块142。连接体16分为左体30、右体32,左体30内侧有三对定拉柱31,右体32内侧有对应的盲孔,其下端有两通孔,两侧边各有一卡槽33,左体30下端有两个相应螺孔。左右体30、32上端有相应的凹槽34和圆槽,凹槽的侧壁为平面35。手柄18有型柄体40,其下有固定座41、45,十字形卡块42在固定座41的内侧,固定座41有大孔43和通孔44,固定座45内则中间有盲孔46。枢轴19有固定座50,其前端有十字形卡槽51,空心轴52和空心轴孔54、两侧边为平面53,后端有弹簧孔55,与空心轴孔54形成台肩56,滑套28呈凹形,其内两侧壁上各有一个凸块281。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体积小,手柄贴于侧边,不影响行李箱的外观美,环节带有一定的弹性,即使在拉出状态下,也不会下垂,不会挂到其他的物体上,拉出长度能够自由伸缩和锁定。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3-3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4-4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5-5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内缩状态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拉出状态图。
参见图6、7,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是将行李箱侧边牵引带10固装在行李箱60的侧边框架上。
参见图1、2、3、4、5,行李箱侧边牵引带10由壳体12、环节带14、连接体16、手柄18、枢轴19、滑套28、轴58和按钮59等组成。壳体12包括内壳20和外壳24,内壳20有凹槽21,底部有若干通孔22,上端有挡板23。外壳24有凹槽25上端的背部凸块,两侧各有长方孔26。其特征在于:外壳24上端内固装卡扣27,卡扣27的基体271固定在其内壁上,两端各有上伸的弹性杆272,其端部为带凸台的钩头273,环节带14由略具弹性的PU材料制成,其上有若干环节的长方体,上端有一对通孔141,下端一侧有凸块142。连接体16分为左体30、右体32,左体30内侧有三对定拉柱31,右体32内侧有对应的盲孔,其下端有两通孔,两侧边各有一卡槽33,左体30下端有两个相应螺孔。左右体30、32上端有相应的凹槽34和圆槽,凹槽的侧壁为平面35。手柄18有型柄体40,其下有固定座41、45,十字形卡块42在固定座41的内侧,固定座41有大孔43和通孔44,固定座45内侧中间有盲孔46。枢轴19有固定座50,其前端有十字形卡槽51,空心轴52和空心轴孔54、两侧边为平面53后端有弹簧孔55,与空心轴孔54形成台肩56,滑套28呈凹形,其内两侧壁上各有一个凸块281。
组装程序:弹簧57装到弹簧孔55内,压缩弹簧57,将空心轴52插入通孔44,伸出在大孔43外,轴58通过空心轴孔54,固定到盲孔46内,按钮59固定在空心轴52的轴端上。
左体30的定位柱31,对正右体32上的盲孔,扣合到装在手柄18的固定座41、45内的枢轴19上,插入环节带14的上端,用螺钉143把三者固定为一体。
与手柄18、连接体16、枢轴19等连接为一体的环节带14,放入外壳24的凹槽25内,使卡扣27的钩头273嵌卡在右体32的卡槽33内,把滑套28的凸块281压入长方孔26内。
内壳20通过通孔22固定在行李箱60的侧边框架上,把已装配好的外壳24卡固到内壳20上,全部组装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枝昌,未经江枝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044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动车用电子点火开关
- 下一篇:一种骑乘式体育运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