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给墨器无效
申请号: | 94204592.0 | 申请日: | 1994-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82056Y | 公开(公告)日: | 1994-11-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建 |
主分类号: | B41J27/00 | 分类号: | B41J27/00;B41J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0002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给墨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打字机(打印机)色带的油墨补给装置,尤其适用于爱普生系列击打式打印机的补墨。
直至当前,打印机的色带在多次使用后均存在打印油墨的颜色由深到浅的问题;申请号为91208769.2,CN2101578U的《色带专用上墨盒及摇柄》文献中记载了采用墨斗、墨盘结构,但其墨盘采用毛细材料制造,加上补充油墨是以无压力的自然渗流形式溢出,存在墨斗柱面孔隙和墨盘毛细材料缝隙易堵,上墨不均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设计一种结构简单,给墨主动,避免堵塞,色带吸墨均匀,且有外加油墨功能的给墨器。
这种给墨器由墨筒(1)、轴(2)、拨墨板(3)、网(4)、胶轮(7)、胶轮座(8)、弹片(9)、托板(11)、等构成。墨筒(1)上下端面之间的柱面是网(4),空心的轴(2)则面开有一个注墨孔(6),在轴(2)上至少铸有一块拨墨板(3),将轴(2)与拨墨板(3)这个整体装入墨筒(1),并使轴(2)的上端穿出墨筒(1)的上盖,且穿出上盖的这段轴(2)外壁呈非圆形。墨筒(1)的底端内外面圆心处用榫头(5)将墨筒底端固定在轴(2)底部与托板(11)之间。胶轮(7)装配在胶轮座(8)上,胶轮座(8)安装在托板(11)两边内侧的滑槽(10)上,在胶轮座(8)的背面装一弹片(9),使胶轮(7)与墨筒(1)的网(4)面压接触构成给墨器,把给墨器放入色带盒(12)内,并在色带盒(12)的盖上开一个与轴(2)上段外壁形状的一致的孔,使轴(2)的上端能露出该孔。
给墨器的网(4)最好用具有一定钢度的薄形金属材料或尼龙制造,轴(2)下端的拨墨板(3)形状需制成与墨筒(1)内半径高相配的矩形曲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墨筒柱面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使油墨不堵;墨筒内装有曲面拨墨板,当墨筒转动时,能使油墨在墨筒内产生旋流,并在拨墨板的轻微挤压下,均匀地溢出墨筒网面,从而对色带上,下着墨达到均匀;由于墨筒轴心有一加墨通道伸出色带盒外,故能方便地向墨筒内加注油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俯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墨筒(1)可采用金属或尼龙材料制造。空心的轴(2)侧面开一注墨孔(6),轴(2)与至少一块曲面拨墨板(3)一次性铸成,且拨墨板(3)铸在轴(2)的下段外壁上,其曲面的凹部面向逆时针方向。轴(2)的上段外壁需铸成非圆形,以正方形为优,将轴(2)、拨墨板(3)联体放入墨筒(1)内,轴(2)的上段穿出墨筒(1)的上端盖,墨筒(1)底端内外两面圆心上铸有榫头(5),外端榫头将墨筒(1)定位在托板(11)上,内端榫头与轴(2)底端的孔配合固定,以形成墨筒(1)的圆心。胶轮(7)装配在胶轮座(8)上,胶轮座(8)安装在托板(11)两边内侧的滑槽(10)内,在胶轮座(8)的背面装一弹片(9),使胶轮(7)与墨筒(1)的网(4)面压接触构成给墨器。把给墨器放入色带盒(12)内,在色带盒(12)盖上开一同轴(2)上段外壁形状一致的孔,使轴(2)的上段伸出该孔并固定给墨器。当打印机工作时,色带(13)经过胶轮(7)与墨筒(1)之间,随其移动胶轮(7)与墨筒(1)也相对着同步转动,此时墨筒(1)即开始溢墨,色带(13)亦同时吸墨,由此达到对色带(13)上墨的目的,整个过程无需附加额外动力,且能随打印机启停而启停。另外,当需要向墨筒(1)内补充油墨时,可很方便地向伸出色带盒(12)的轴(2)心内注入油墨即可,而无需拆卸给墨器和打开色带盒(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建,未经张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045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铸造砂芯支撑
- 下一篇:梳毛机喂毛机构的传感器称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