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透皮吸收覆膜药物贴片无效
申请号: | 94204613.7 | 申请日: | 1994-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94726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4-19 |
发明(设计)人: | 袁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群 |
主分类号: | A61K9/70 | 分类号: | A61K9/70 |
代理公司: | 西安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钟淑云,郭寅生 |
地址: | 710038***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收 药物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过透皮吸收治疗药物或人体必需营养素的内病外治型医药治疗保健用品,具体地说是利用微孔增透薄膜释放药物的皮肤给药贴片。
目前,现有用于透皮吸收药物产生内治作用的皮下硬膏制剂药物的透皮吸收功能不理想。有些适宜透皮吸收的药物还不能装载。一是因其治疗药物与粘性剂混于一体影响了药物的释放,且对于皮肤上影响穿透吸收的屏障溶解清除不够,致使进入肌体的有效成份量微而效弱,二是因为药物经高温熬炼,大部分有效成份被分解破坏。或药物与粘性剂发生反应,致使用药种类受到较大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能装载多种药剂、使用方便、释药稳定、有促进透皮吸收作用的外用贴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透皮吸收覆膜药物贴片,可制成各种形状与大小的贴片,如圆形、长方形,但结构均为裱背粘接层上铺一层塑料薄膜衬垫层,其上放置医用软质圈,它可以选用医用橡胶圈或医用海绵圈,圈内放置药剂层。软质圈上覆盖有微孔薄膜增透层,此层罩封整个带有药的软质圈,其边粘在裱背粘接层上,最后整个贴片被塑料薄膜覆盖,以避免胶布相互粘着和药物挥散,贴片中微孔薄膜增透层要经过附有表面活性剂的溶媒浸泡处理。
附图及附图说明:
附图为透皮吸收覆膜药物贴片剖面结构示意图。
1-裱背粘接层,2-塑料薄膜衬垫层,3-医用海绵圈,4-药剂层,5-微孔薄膜增透层,6-塑料薄膜层。
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附图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如附图所示,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制作的护室归元脐贴,其裱背粘接层1选用直径为100毫米的圆形医用胶布,将外径为30毫米内径为22毫米,高为2毫米的圆形医用海绵圈3贴在粘接层1正中,并在底部衬垫直径为30毫米的塑料薄膜,圈内部放置球冠形中药软膏药剂,然后在海绵圈上覆盖直径为50毫米的圆形微孔薄膜增透层5,其边沿粘贴在裱背粘接层1上,微孔薄膜增透层5选用扎孔薄棉纸,孔径为1毫米间距为1毫米。并经过增透浸泡液浸泡,它的配方是月桂醇硫酸钠2.0,二甲基亚砜(70%)加至100,最后用直径为105毫米的ρE塑料薄膜层6将整个贴片覆盖,使用时只需将塑料薄膜层6揭去,将药膏对准脐眼贴上即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增加了皮脂的溶解,角质层的软化和皮肤表面的水合作用,从而增大了药物的透皮吸收,能使药物匀速,持久定向地导入肌体。
2、避免粘着剂与药物可能发生的反应,以及对药物释放的影响,使装载多种药剂成为可能。
3、本实用新型制作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无任何毒副作用,贮藏携带均很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群,未经袁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046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