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迭合板无效
申请号: | 94205004.5 | 申请日: | 1994-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200010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6-07 |
发明(设计)人: | 胡锡文;马玉山;郁振华;楼海军;王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苏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4B5/02 | 分类号: | E04B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应力 钢筋混凝土 合板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建筑的楼面板或屋面板,是一种新型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迭合板,属混凝土构件领域。
目前用于建筑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迭合板的基本构成是(见《四川建筑科学研究》1982年第3期P16“预应力迭合连续板”)迭合板由上、下两层构成,下层是一块预制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平板,板厚40~60mm,上表面凹凸不平,凹凸深度为2~3mm,将此板作为模板,在上面现浇40mm厚的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作为上层。根据预制平板跨度的不同,在下部需加2~3个支撑,上、下两层共同组成了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迭合板,该板在承受垂直荷载时,上、下两层共同作用,下层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平板承受拉应力,上层现浇混凝土迭合层承受压应力,整体截面的变形基本符合平面假设。该迭合板的跨度在7.2米以内。由于该迭合板上、下两层之间的接触面是一个平面,尽管表面凹凸不平以增加两层之间的粘结强度,但仍难达到满意的效果,它是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迭合板的一大薄弱环节。迭合板在承受荷载时,板的剪应力往往使结合部产生裂缝,难以保证上、下两层的共同协调工作,对建筑结构的安全性是一大隐患。
现有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迭合板,不光上、下层之间粘结力差,而且由于它的平板结构,在运输过程中容易断裂。为了解决上述预应力钢筋混土迭合板的不足,特设计了本实用新型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迭合板。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迭合板,由上、下两层构成。下层是预制的带肋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板,其截面为二个或数个倒T形,上层为现浇的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迭合层。由于在下层上表面增加了二个或数个肋形部件,使预制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板与现浇的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之间的接触面不是一个简单的平面,大大增加了接触面积,从而保证了两层之间的很好结合。预制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板的外形尺寸一般为宽度在400~1000mm之间,上设二个或数个肋形部件;高度在80~130mm之间;其中平板部分厚为30~50mm之间,肋部的宽度为40~80mm之间,肋高与跨度比为1/50-1/80。迭合板的跨高比可达45。由于采用截面为倒T形的下层结构,其力学性能大大改善,在跨度小于7.2mm时,用一块或多块预制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板作模板,中间只需加一道支撑,在上面现浇所需标号的混凝土,即可制成整体性能好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迭合板。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下层预制部分具有肋形部件,不需对板面连接部位作特别处理,现浇混凝土后,预制板与现浇层能紧密结合,在迭合板的截面上,结合面在任一水平高度上均不贯通,大大提高了迭合板的整体性能,改善了迭合板承受剪力的性能,提高了迭合板的抗裂性能。使用本实用新型可降低板的总厚度,提高建筑空间的利用率。由于预制的倒T形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板的自重轻,便于运输和安装,使用简单的机具甚至人工均能安装。
附图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迭合板的示意图,其中B为下层预制板的宽度,h为下层预制板的高度,δ为平板部分的厚,b为肋部的宽度,H为整个迭合板的高度,〔1〕为预制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板,〔2〕为现浇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迭合层。
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为制作6米大开间住宅楼板,迭合板的跨度为6.0米,迭合板的高度H为0.14m。预制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板的宽度B为0.49米,上部带有两小肋,δ为0.036米、b为0.05米、h为0.095米,两肋之间间隔为0.25米,下层的平面部分均匀配置6根φS5高强刻痕钢丝,肋部各配一根φb4冷拔低碳钢丝,整个下层采用强度等级为C30的细石混凝土浇制,将制好的下层作为底模排放在现场,中间加一道支撑,然后在上面整体浇注强度等级为C20的混凝土层,用上述方法即可制成整体性能好的6米大开间住宅楼板即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迭合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苏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未经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苏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050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服装兼包袋的两用衣
- 下一篇:管道固定式三化净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