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干式无风扇恒温电暖器无效
申请号: | 94205343.5 | 申请日: | 1994-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213958Y | 公开(公告)日: | 1995-11-29 |
发明(设计)人: | 孟昭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孟昭林 |
主分类号: | F24H3/12 | 分类号: | F24H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36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干式无 风扇 恒温 电暖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具有热量产生装置的空气加热器,尤其是具有可控硅无触点电路控制的无可见光的电热元件,排热为强化自然对流式能做米饭和加工其它食品的多功能干式无风扇恒温电暖器。
设计电暖器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整机排热、导热及其传热介质问题,目前,国内外电暖气就其导热、排热所需介质均为湿式油浸式,热的传递途径依次是电热元件将产生的热量传递给机内油介质,循环的油介质将热量传给机壳,再由机壳散发到空气中,这样就存在下列问题:
整机制造工艺复杂,因为整机的主要热交换物是液体油,这样就要求整机的密封性能好,制造难度大,造价高。另外,安全性差,不符合消防要求,消防部门规定用电热取暖的建筑物不允许采用油浸式电暖器,否则,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目前市售电热设备就排热方式可分为:油介质式、强制风冷式(有电风扇)、辐射式(有可见光有“明火”)。而且都不能自动控制室温和一机多用。
针对上述状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综合利用热能,无电风扇,排热靠强化的自然对流排热,控制电路无触点,能自动控制室内温度,热元件无可见光的多功能干式无风扇恒温电暖器。
本实用新型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它包括产生热量的电热元件及其控制电路,框架及面板,它是在由上、侧面板构成的框架2上水平方向安置的上隔热板1,带有内隔热板6和7的前后面板4、5以及水平方向安装的下防辐射板8和9组成封闭式对流腔箱体,箱体前后面板4、5上端与框架2上面板之间留有排气口3,箱下留有进气口10,箱内中或偏下位置装有固定电热元件的固定架17,进气口10的下方的框架2上装有元件舱壳体11,其内立装隔热板14和15及分置其两侧的安装有传感器的传感器架16,装有控制电路的架板13,在元件舱壳体的上端面板、底盖板上开有多个通风口12。在箱体内的中上方与顶面平行设有数根条状十字横担18,在后面板的中上方设有翻板式拉门19。
工作原理:
当环境温度低于温度传感器的给定温度时,可控硅SCR1、SCR2的控制极上施加的触发电压将可控硅SCR1、SCR2触发导通,将串入电路的电热元件接通电源产生热量,当环境温度高于温度传感器的给定温度时,温度传感器动作,其接点闭合,闭合的接点将可控硅的控制极与发射极短接,可控硅SCR1、SCR2截止,无电流流过电热元件不产生热量,根据温度传感器被设置的给定值进行控制,以保证被控温度的恒定。当电热元件接通时产生的热量,在对流腔箱体内因温差形成的压差下经由狭窄而扁长的腔体内自下而上产生了集束上升的热气流,在烟筒效应的作用下由排气口连续不断地进入空气中,从而达到增温的目的。同时在热气流的作用下置于对流腔箱体内横担上饭盒内的冷米水也随之被逐渐加热。米汤不外溢即不。从而完成了一机多用节省能源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加速强化空气自然对流的结构,设置了食品加工装置十字横担和拉门,设计了可控硅无触点控制室温的可靠电路,并采取增加热元件散热面积的绕散热片等系列措施。从而实现了导热不用油、排热不用电风扇、热元件无可见光、控制电路无触点、能自动控制室温、一机多用等独创性的特性。使它将成为目前国内外电热产品的换代产品。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控制电路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孟昭林,未经孟昭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053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