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密封型防腐内衬砖无效
申请号: | 94205543.8 | 申请日: | 1994-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88737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2-01 |
发明(设计)人: | 赵宇航;宋国秉;陆卯生;李策雷;朱为荣;沈忠善;胡重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力工业部电力建设研究所;陕西华丰建筑暖通科技开发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04 | 分类号: | F27D1/04;E04H12/12;E04H12/28 |
代理公司: | 水利电力部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蔚君,白燕义 |
地址: | 10240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 防腐 内衬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用砌块,具体涉及一种密封型防腐内衬砖。
目前,火电厂、化工厂、炼油厂的烟囱、烟道及窑炉工程的内衬砌块主要采用机制粘土红砖和粘土质耐火砖作为块状砌筑材料。粘土红砖的致密度差,吸水率大,水平砌筑面平整度差,且因土质不同,质量稳定性等问题,在耐酸性上有很大的差异;粘土质耐火砖在外形尺寸、材质稳定性、耐酸性、强度等方面较红砖有很大提高,但容重较大(2000~2200公斤/立方米左右),导热系数也较大。而且这两类砖作为烟囱内衬砖的最大缺点是其长方体块状材料在砌圆筒形砌体时,相邻的两块砖之间的竖向灰缝沿径向的宽度随半径增大而增大,这样在砌筑施工时很难保证竖向灰缝密实饱满。造成腐蚀性烟气极易通过灰缝渗透到烟囱的隔热层及外筒壁,使其遭受腐蚀,同时高温烟气透过内衬砌体时,使外筒壁内外侧温差增大,温度应力将致使外筒壁产生裂缝。腐蚀与裂缝的交替作用,就会使烟囱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大大降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凸凹形榫槽、重量轻、耐腐蚀、能形成一较严密密封面的防腐内衬砖。
该密封型防腐内衬砖是在砌筑结合面上设有凸、凹形榫、槽或在砌筑结合面的顶面或条面上设有凹形槽口,通过粘合剂将榫、槽凸凹配合粘接或填充凹形槽口形成一密封面。当凸凹形榫槽布置在砌筑结合面的两顶面上,在砌筑结合面的大面上开有0~n条浅沟槽。凸凹形榫槽为圆弧形、方形、梯形、三角形。砌筑结合面的大面为梯形、扇形、矩形。由陶土或耐火土填充轻质或可燃性材料烧结成型。
该砖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砖的砌筑结合面的大面可根据烟囱直径的大小设计成梯形、扇形、矩形,使砖与砖之间竖缝宽度沿烟囱径向基本上均匀一致;
2.由于该砖带有凸凹形榫槽,砖与砖之间为镶嵌式紧密粘接啮合,延长了砖与砖之间的联接缝隙,使砖的密封性、整体性、保温隔热性、抗震性均得到了加强;
3.当凸凹形榫槽布置在砌筑结合面的两顶面上时,在砖的两大砌筑面上设有0~n条浅沟槽,增强了砖与砖之间的粘接力,增大了对烟气渗透的阻力;
4.由于采用了陶土或耐火土填充轻质或可燃性材料烧结成型,因此具有容重轻、耐腐蚀、施工砌筑方便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见下列各图:
图1a为扇形(矩形、梯形)顶面对称槽榫密封砖
图1b为扇形(矩形、梯形)顶面对称槽榫密封砖砌筑后的俯视图
图2a为梯形(矩形)条面对称槽榫密封砖
图2b为梯形(矩形)条面对称槽榫密封砖砌筑后的俯视图
图3a为矩形(梯形、扇形)顶面对称凹槽密封砖
图3b为矩形(梯形、扇形)顶面对称凹槽密封砖砌筑后的墙面示意图
图3c为矩形(梯形、扇形)顶面对称凹槽密封砖砌筑后的俯视图
图4a为矩形(梯形)条面对称凹槽密封砖
图4b为矩形(梯形)条面对称凹槽密封砖砌筑后的墙面示意图
图4c为矩形(梯形)条面对称凹槽密封砖砌筑后的俯视图
图5a为矩形(梯形、扇形)顶面非对称槽榫密封砖
图5b为矩形(梯形、扇形)顶面非对称槽榫密封砖砌筑后的俯视图
图6a为矩形(梯形)条面非对称槽榫密封砖
图6b为矩形(梯形)条面非对称槽榫密封砖砌筑后的俯视图
图7a为矩形(梯形、扇形)顶面、大面对称槽榫密封砖的俯视图
图7b为图7a的A--A向视图
图7c为矩形(梯形、扇形)顶面、大面对称槽榫密封砖的仰视图
图7d为矩形(梯形、扇形)顶面、大面对称槽榫密封砖砌筑后的俯视图
图7e为矩形(梯形、扇形)顶面、大面对称槽榫密封砖砌筑后的墙面示意图
图8a为矩形(梯形、扇形)顶面、大面非对称槽榫密封砖的俯视图
图8b为图8a的B--B向视图
图8c为矩形(梯形、扇形)顶面、大面非对称槽榫密封砖的仰视图
图8d为矩形(梯形、扇形)顶面、大面对称槽榫密封砖砌筑后的俯视图
图中:
1--槽、2--榫、3--楔形凹槽、4--浅沟槽。
烧结时将轻质或可燃性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与陶土或耐火土混合,制成图中各种形状的砖坯烧结成型,使用时根据砌面的要求选择砖型,用水玻璃或水泥砂浆作为粘结剂,砌筑成密闭的砌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力工业部电力建设研究所;陕西华丰建筑暖通科技开发公司,未经电力工业部电力建设研究所;陕西华丰建筑暖通科技开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055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自动液体与均质机
- 下一篇:夜间巡道列车接近报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