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控开锁器无效
申请号: | 94205865.8 | 申请日: | 1994-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214494Y | 公开(公告)日: | 1995-12-06 |
发明(设计)人: | 杨小平;刘达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达斌;杨小平 |
主分类号: | E05B47/00 | 分类号: | E05B4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73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锁 | ||
本发明是一种电控开锁器,特别适用于门锁。
现有的机械电控二用门锁,由于结构复杂,不能继承原有机械式门锁的工艺,同时也不能保留机械门锁的外观风格,更不能对在用的机械门锁改造成机械电控二用门锁。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与机械门锁配合使用的电控开锁器,利用电控开锁器对门锁执手的牵动来实现开锁,使机械式门锁与电控开锁器配合成为一种新型的机械电控二用锁。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由电磁驱动系统,通过传动机构,带动在复位状态下具有机械分离的离合式牵动装置,离合式牵动装置牵动联结在门锁执手适当部位的连接器。开锁时,电磁驱动系统通电,通过传动机构、离合式牵动装置和连接器,牵动门锁执手转动一个角度,使得门锁弹簧栓脱扣或缩回,达到开锁。开门后,电磁驱动系统断电或反向通电,使离合式牵动装置和门锁执手复位,在复位状态下离合式牵动装置处于机械分离状态,使得机械力不能从门锁执手这边反向传动到传动机构及至电磁驱动系统(如人为扭门锁执手的情况)。
本发明结合附图通过下面的实施例作详细描述。
图1是电控开锁器在开锁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2是电控开锁器在复位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3是具有开口的环形连接器与门锁执手的联结侧视图。
参照图1至图3,联结在门锁执手8适当部位的连接器1与链条2(或钢丝绳)扣接,链条2的另一端与拉杆3扣接,拉杆3上装有拉杆复位用的复位弹簧4,在传动机构的输出轴6上固定有曲柄5(或凸轮),曲柄5在开锁时用以拨动拉杆3,复位时曲柄5反转一个角度后被限位停止,其停止位置以脱离拉杆3并且不阻碍拉杆3的直线运动为准(此过程可称为切向离合)。其中,链条2、拉杆3、复位弹簧4和曲柄5组成离合式牵动装置。连接器的结构及与门锁执手的联结方式有下几种:其一,连接器是一种一圈或多圈螺旋形连接器,螺旋形连接器用弹性线材卷制,其内径比门锁执手颈部直径略小,螺旋形连接器依靠其径向弹力紧套在门锁执手颈部。其二,连接器是一种具有开口的环形连接器,开口上有用于调节开口的螺钉,该环形连接器套在门锁执手8的颈部如图3所示,其三,连接器是一种具有开口的环形连接器,并且用弹性材料制成,由其弹性力紧套在门锁执手8的颈部;其四,为提高联结可靠性,可在具有开口的环形连接器的内圆周开成齿形;其五,连接器可用粘结剂粘结在门锁执手的适当部位上;其五,连接器上装有强永久磁铁,紧吸在门锁执手的适当部位上。此外,离合式牵动装置与连接器之间的机械传动也可用齿轮传动。离合式牵动装置的“离合”结构除采用所述的径向离合式外,还可以采用稍为复杂的轴向离合式结构。附图中零件编号7是电控开锁器外壳。
电控开锁器的开锁及复位的动作过程是,开锁时,电磁驱动系统通电,通过传动机构的输出轴6带动曲柄5顺时针转动,拨动拉杆3,通过链条2牵动连接器1和门锁执手8转动一个角度,使门锁弹簧栓脱扣或缩回,实现开锁,如图1所示。开门后,电磁驱动系统断电或反向通电,使输出轴6反转,驱动曲柄5反转到与拉杆3脱离的位置上被限位(此后电磁驱动系统断电),在此位置上曲柄5不阻碍拉杆3作直线运动,即曲柄与拉杆处于“离”的位置,这样电控开锁器处于复位状态,如图2所示。同时门锁执手靠自身弹力回转复位,门锁弹簧栓伸出。如果人为将门锁执手8反时针扭转(例如在房内开门的情况),拉杆3就被向左拉动而远离曲柄5(即拉杆3不能拉动曲柄5),同时复位弹簧4被压缩,在门锁执手靠自身弹力自动复位后,拉杆3则由复位弹簧4复位。
本发明电控开锁器的电磁驱动系统可以是电动机,也可是电磁铁,传动机构可采用连杆机构或齿轮组或蜗轮蜗杆机构。
电控开锁器安装在门内侧门锁手柄的一傍,把连接器联结在门锁执手的适当位置上,这样机械门锁便成为一种结构简单,安装容易的机械电控二用门锁,若配上电子密码电路,就是一种电子密码门锁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达斌;杨小平,未经刘达斌;杨小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058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