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船用救生圈无效
申请号: | 94205952.2 | 申请日: | 1994-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90082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2-22 |
发明(设计)人: | 黄锡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锡安 |
主分类号: | B63C9/08 | 分类号: | B63C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41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救生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上救生用品,特别适用于船用,是各类船只为拯救溺水者而必备的用具。
目前国内普遍使用的船用救生圈是以聚苯乙烯为浮芯,外包帆布并刷有油漆涂层,其缺点是该种救生圈的机械强度、耐油、耐腐蚀性能均不能达到国际船用救生圈的技术标准,正如国家船检局产字(92)680号文件所述:“聚苯乙烯为浮芯的救生圈在性能上有明显不足之处:A、耐油,B、重量尺寸稳定性,C、强度……”,为此,国家船检总局发出通知,不再允许使用以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为芯材的救生圈,并决定自1993年6月30日以后出厂的该种救生圈禁止在国际航行船舶上使用,并规定,对于新制造的配备在国际航行船舶上的救生圈与救生衣应按IMOA658决议规定装贴反光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船用救生圈,使其机械强度和耐油、耐腐蚀性能均较以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为芯材、外包帆布刷油漆的船用救生圈大为提高,而且使用方便,不易损坏,适应国际航行船舶上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可通过以下方案来实施: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1),浮芯(2),反光带槽(3)和系把手索孔(4),其特征在於浮芯(2)位於壳体(1)内部,浮芯(2)的外表层为壳体(1),壳体(1)是一个由高密度聚乙烯中空成型的空心环状壳体,壳体(1)厚度为2-4mm,向壳体(1)内注入聚氨脂材料,经现场超压发泡,形成一环状的浮芯(2),叫做聚氨脂泡沫浮芯,与外壳(1)紧密复合成一体,壳体呈桔黄色,壳体(1)上有数个反光带槽(3)及系把手索孔(4)。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吊挂强度、抗损坏耐腐蚀性能均优于传统使用的以苯乙烯泡沫塑料为芯材,外包帆布刷油漆的船用救生圈,达到了国际船用技术标准,而且,由于硬质聚氨酯浮芯与壳体内壁的紧密复合,从而提高了救生圈的整体强度及密封性能。
如附图所示:(1),壳体;(2)浮芯;(3)反光带槽;(4)系把手索孔。
下面,根据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1),浮芯(2),反光带槽(3)和系把手索孔(4)所组成,高密度聚乙烯经挤出吹塑中空环状成型,形成壳体(1),然后向壳体(1)内部浇注硬质聚氨酯泡沫芯材,经现场超压发泡,形成一环状的浮芯(2),叫做聚氨酯泡沫浮芯,与外壳(1)紧密复合形成一体,这样就形成了一环状的救生圈,然后在反光带槽(3)上贴上反光材料,在系把手索孔(4)上配上绳索,并根据国际船用救生圈要求,外壳呈桔黄色,而且在研制颜料的配方中加入防腐剂、抗紫外线剂,使救生圈外壳不易褪色,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及要求制成的船用救生圈达到了国际船用技术标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锡安,未经黄锡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059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