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拔火罐无效
申请号: | 94206839.4 | 申请日: | 1994-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85588Y | 公开(公告)日: | 1994-12-21 |
发明(设计)人: | 王有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有水 |
主分类号: | A61H7/00 | 分类号: | A61H7/00 |
代理公司: | 咸阳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许双田 |
地址: | 7120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拔火罐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理疗器具,尤其涉及一种电子拔火罐。
拔火罐是中国古老的一种理疗器具,现行的拔火罐主要有陶瓷罐、玻璃罐和竹筒罐。使用时,将可燃物和中药物放入罐内点燃,在火势正旺时,迅速将火罐口扣在人体患病部位,由于火罐内氧气已基本燃尽,火罐内的压力低于外界大气压,所以,火罐能在极短时间内牢牢吸附在人体上。由于火罐内的温度高,使人体皮肤毛孔张开,寒症便会通过毛孔进入火罐内,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但是,传统的火罐,在使用时将还未充分燃尽可燃物的火罐口迅速扣在人体皮肤上容易烧伤皮肤,还有残留灰烬沾污患者皮肤,罐内温度不恒定,不干净不卫生。再者,火罐内压力无法调节,取火罐时容易损伤皮肤,是患者有疼痛感,操作烦琐,不易掌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干净卫生,火罐内温度恒定,压力可人为控制,并不会烧伤皮肤的一种电子拔火罐。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在火罐体外设有壳体和壳盖,在火罐体与壳体之间设有加热器通过导线与调压电源相连接,在火罐体底部通过壳体底部设有点火器和调压阀。加热器是采用半导体热敏电阻自动恒温加热。调压电源是在双向可控硅SCR的两极并联有由电位器W、电阻R和电容器C串联组成的电路,在电阻R和电容器C的连接处到双向可控硅SCR的控制极之间接有双向二极管2CT。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干净卫生,采用电子点火,不沾污和烧伤皮肤,火罐内温度恒定,压力可以调节,从皮肤上取火罐容易。
图面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路图。
现结合一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在火罐体(4)外设有壳体(3),在壳体(3)上设有壳盖(1),在火罐体(4)与壳体(3)之间设有半导体热敏电阻自动恒温加热器(2),并通过导线与调压电源(7)相连接,在火罐体(4)底部通过壳体(3)底部设有点火器(5)和逆止调压阀(6)。使用时,打开壳盖(1),插上调压电源(7),加热器(2)加热火罐体(4)内温度,再将火罐体(4)罐口扣在人体患病部位压住,按点火器(5)点燃火罐体(4)内氧气,可使火罐体(4)牢牢吸附在人体皮肤上,取火罐体(4)时,压下调压阀(6),可使火罐体(4)内外压力达到平衡取掉火罐体(4),由于点火器(5)远离火罐体(4)罐口,所以不会烧伤皮肤,安全可靠。
调压电源(7)是由双向可控硅SCR串联在加热器(2)和保险丝BX之间,在双向可控硅SCR两端并联有由电位器W、电阻R和电容器C串联组成的电路,在电阻R与电容器C的连接处到双向可控硅SCR的控制极之间接有双向二极管2CT。电容器C的一端与双向二极管2CT和电阻R相连接,另一端接保险丝BX。调节电位器W可控制双向可控硅SCR两端的电压,从而控制加热器(2)两端的电压,达到控制火罐体(4)内温度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有水,未经王有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068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