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乘员座椅靠背液压无级调节器无效
申请号: | 94207087.9 | 申请日: | 1994-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93274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3-29 |
发明(设计)人: | 杜三合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田汽车零部件制造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20 | 分类号: | B60N2/20 |
代理公司: | 广东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本谦 |
地址: | 516001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乘员 座椅 靠背 液压 无级 调节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座椅靠背调节装置,特别是一种乘员座椅靠背液压无级调节器,适合于客运工具座椅使用。
在已有技术中,座椅靠背调角器有两大类,其一是机械式,由于结构复杂、体积大不好布置以及控制不够灵活、有噪音等缺点已逐步被淘汰;其二是液压无级式,它能克服机械式的缺点,但现有液压无级式座椅靠背调角器均采用三腔式结构,其中两腔为液压油腔,一腔为高压气腔,实践证明还存在结构复杂,密封环节多,容易泄漏,行程小及体积大等不足之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液压级式座椅靠背调角器之不足,提供一种结构较为简单,不易泄漏,控制灵活和体积小的乘员座椅靠背液压无级调角器。
上述任务是这样实现的:如图1所示,该调节器包含有上吊耳(1)、连杆(2)、缸套(4)、导向座(3)、活塞(5)、缸套座(6)、连接体(7)和下吊耳(8),其特征在于在连杆(2)中心孔内还设有一根阀针(9),阀针(9)后端与设置在连杆(2)后部内的两头大中间小的阀芯(10)接触,在阀芯(10)处的连杆(2)中心孔内设有阀芯套(11)和定位套(12),在阀芯套(11)两端装有密封圈(13),在阀芯套(11)中间和对应的连杆(2)上有通孔,该通孔使阀芯(10)中间收缩段与活塞(5)的前腔连通,在活塞(5)的后腔内充有高压流体(14)。
该调节器是这样工作的:将本调节器的上吊耳(1)和后吊耳(8)分别安装在座椅的前固定吊耳(21)和下摇臂(22)上,并使阀针(9)的前端与按键式开关(23)接触。使用时提起按键式开关(23),操纵手柄顶开阀针(9),乘员在座椅上稍微用力向后靠,该作用力通过与下摇臂(22)连接的下吊耳(8)及连接体(7)传给缸套(7),该力克服活塞(5)前后工作面的面积差所造成的压力差,使后腔的高压气流体(14)经阀芯(10)的锥面进入阀芯(10)的收缩段,再经阀芯套(11)和连杆(2)上的通孔进入连杆(2)的前腔内,使缸套(4)前行,通过连接体(7)和下吊耳(8),使座椅下摇臂(22)带动座椅靠背向后转动,当座椅靠背被调节到合适的位置时,只要松开按键式开关(23),阀芯(10)在前后工作面的面积差所形成的压力差的驱动下自动复位,此时前后腔的高压流体被隔绝而不再流动,即缸套(4)和座椅的下摇臂(22)不再移动,座椅靠背就被锁定在合适的角度。当要恢复原状时,只需再度向上提起按键式开关(21),顶开阀芯(10),则活塞(5)在其前后工作面的面积差所形成的压力差的驱动下以均匀的速度上行,即缸套(4)下行,当行程完毕时松开按键式开关(23),则座椅靠背复位并锁定。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的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沿纵向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以金属制造的缸套(4)通过两端的翻边合辊压槽将导向座(3)和缸套座(6)固定于缸套(4)的两端,并将活塞(5)置于其内,连杆(2)一端紧固于活塞(5)上,另一端通过螺母与上吊耳(1)连接。在连杆(2)的中心开有通孔,阀针(9)置于其内,在其后端设有一个两头大中间小的像哑铃状的阀芯(10),阀芯(10)的大小圆柱段以锥面过渡。在阀芯对应的连杆(2)上设有对应的阀芯套(11),其两端以O形密封圈密封,并在阀芯套(11)的外端以一个定位套(12)设定其位置。为了便于阀芯(10)的导向和减少阀芯(10)对连杆(2)的磨损,在阀芯套(11)内端的连杆(2)中心孔内还设有一个导向铜套(15)。在导向座(3)的内段设有连杆油封(16)和油封座(17),以防止高压流体浅漏。连接体(7)通过螺纹和螺钉(18)分别与缸套座(6)和下吊耳(8)连接。为了便于往缸套(4)内充入高压流体(14),可在缸套座(6)与连接体(7)连接的螺纹孔(18)上径向开有一个小孔(19),小孔(19)端面用O型圈密封。高体气流(14)最好为干燥的氮气,其压力可根据连杆(2)工作举力的大小来决定。为了更好地限定阀芯(10)的移动位置,可在阀针(9)与按键式开关(21)操纵手柄的接触处增加一个与连杆(2)内孔配合的限位活塞(20),其端部为半球形。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结构简单、体积小、便于布置。
2、操作轻便、无噪音、控制灵敏。
3、密封可靠、不易泄漏、避免污染环境。
4、工作平稳、磨损少、使用寿命长。
5、工作压力(即连杆的举力)易于调整。
本实用新型适于各种客运工具的座椅作调整靠背角度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田汽车零部件制造公司,未经华田汽车零部件制造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070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环形热水炉管
- 下一篇:带防腐内套的灭火器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