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散光矫正软性接触镜无效
申请号: | 94207810.1 | 申请日: | 1994-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84937Y | 公开(公告)日: | 1994-12-07 |
发明(设计)人: | 程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杰 |
主分类号: | G02C7/04 | 分类号: | G02C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光 矫正 软性 接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高度角膜散光矫正的非托力克软性接触镜,属医疗用品。
角膜散光是眼科常见的屈光不正眼疾,人群发病率约为25%。低度散光(≤0.75D)一般用普通球面软性接触镜能够达到满意的矫正效果;高度散光(≥1.00D)的矫正则需应用复曲面软性隐形眼镜(托力克接触镜),但由于托力克软性接触镜存在光学矫正性能差、动力稳定性差、配适率低、制作困难等不足,推广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微分几何学告诉我们,角膜散光眼两个不同屈光力的主截面是互呈正交的。高度散光的两个主截面曲度具有显著的差异,其两个不同屈光力的主截面后焦点无法在视网膜上会聚成象,角膜散光患者视物模糊、变形。由于普通球面软性接触镜贴附角膜后即会附和角膜的曲度,所以,当角膜戴镜后,镜片前折射面的两个主截面仍存在附和散光角膜显著差异的曲度,高度散光无法得到矫正。要求软性接触镜能充分矫正高度散光,则必需使角膜戴镜后,其镜片前表面折射面建立两个主截面曲度相等的球面镜效应,使两个相同屈光力的主截面后焦点在视网膜上会聚成象。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应用软性接触镜的微孔技术,提供一种能有效地矫正高度散光的非托力克软性接触镜。该镜的内曲面与角膜表面呈正交的两个主截面之间的泪液通过微孔能迅速自由交流,使软性接触镜在高度散光的两个主截面曲度具有显著差异的情况下各受力点均匀,始终维持具有复曲面效应的“托力克液体透镜”。该镜具有散光矫正光学性能佳、配适率高、动力稳定性佳、制作简便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在直径为14mm的亲水软性接触镜光学区用直径为0.6mm的微型环钻开设三个直径为0.6mm的穿通性微孔,每个微孔距镜片光学中心3.5mm(范围:2.5~4.5mm),三个微孔呈正三角形分布。三个微孔在镜片上的正三角形分布使镜片在角膜上的任意转动向均能使曲度较强的主截面子午线两侧存在泪液自动交换的微孔,形成接触镜内曲面与角膜表面之间的具有复曲面效应的“托力克液体透镜”,以达到矫正高度角膜散光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结合以下实施例进行具体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侧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微孔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切面示意图。
根据图1所示,散光矫正软性接触镜(1)是由直径为14mm的亲水软性接触镜及镜片上三个距镜片光学中心3.5mm(范围:2.5~4.5mm),呈正三角形分布,孔径为0.6mm的微孔(2)组成。
根据图2所示,散光矫正软性接触镜(1)呈正三角分布的微孔(2)是穿通性的,泪液能自由地从接触镜表面(3)与角膜(4)之间交流(5)。
根据图3所示,散光矫正软性接触镜(1)通过微孔(2),维持与角膜(4)之间的“液体透镜”(5),达到用非托力克软性接触镜矫正高度散光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杰,未经程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078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转调控式硬糖成型机
- 下一篇:衣服烘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