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喷气内燃式易拉热饮热食罐无效
申请号: | 94208033.5 | 申请日: | 1994-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209129Y | 公开(公告)日: | 1995-10-04 |
发明(设计)人: | 马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卓 |
主分类号: | B65D85/72 | 分类号: | B65D85/7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4103 ***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气 内燃 式易拉 热饮 热食罐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饮料食品包装罐,特别是一种喷气内燃式易拉热饮热食罐。
用易拉罐包装的饮料食品,食用方便,便于携带,是当前饮料食品行业的主要包装型式之一。然而易拉罐包装的饮料食品,只能冷饮冷食,不能满足人们方便的热饮热食的需求。虽然中国专利“易拉热饮罐”和“自热罐头”对这种壮况提出了解决办法,但是其核心都是用两种化学物质进行反应,放出热量,从而对内装饮料食品加热,加热温度只能达到30-40℃,不能充分满足人们对热饮热食的需求。本项实用新型申请人的中国专利“内燃式易拉热饮罐”解决了这一问题,但经反复试验论证,其燃烧中心位于火焰咀附近,热量沿其下传至气仓,损坏气仓导致漏气,并且方便性、可靠性、安全性和热效率各项技术指标,均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将内装饮料食品充分加热,使人们随时可以方便的喝到热茶、热咖啡、热果珍,吃到热面、热粥,可一次或多次使用的喷气内燃式易拉热饮热食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主罐下面的副罐内装有具有活动液化气气仓及其仓座和电动氧气自给装置、压电打火器,燃烧中心完全位于主罐底凹腔内或部分位于其内的液化气喷燃加热装置。
当用手按动液化气气仓时,气仓座内的顶管顶动压力阀,气仓座壁上的弹性卡卡住气仓,使之固定,丁烷液化气通过顶管和气道从喷气咀喷出,进入燃烧室,其燃烧室的制作使燃烧中心完全位于主罐底凹腔内,以提高热效率,减小热量散失,增加安全性,并且气仓上的压柄压迫压电打火器通过打火导线向燃烧室内的助燃金属网放电产生火花,进而点燃燃烧室内的丁烷液化气,放出热量,对内装的饮料食品加热。同时压电打火器上的金属簧片接通电动氧气自给装置,使燃烧所需氧气得到供给。加热5-6分钟,可使内装食品饮料达90-100℃。由于喷气咀不接触燃烧中心,不会因过热而损坏气仓座导致漏气。当仓内丁烷液化气用净,可拨动拨柄使其弹出,更换气仓,可继续使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不同的实施方案,装在副罐内的液化气喷燃加热装置,无须电动氧气自给装置配合,其燃烧室的制作使燃烧中心部分位于主罐底凹腔内,通过增加燃烧室的通气面积,使所需氧气得以供给,因其造价适当;适合一次使用。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中(26)为用塑料压注制成的长方形液化气气仓,内装定量丁烷液化气,在气仓(26)一端装有压力阀(8),由于弹簧被固定于阀腔(9)内,所以在压力阀开启状态下,气体流量不会因阀杆(4)所受压力的变化而变化,而受压力阀(8)的整体对蒸发器(2)的压力控制,制作时阀体固定,对蒸发器(2)施以预定压力,其压力大小应以丁烷液化气能够在喷气咀(14)处喷射而出为准。(3)、(7)、(10)皆为橡胶密封圈,起到密封作用。气仓(26)内弯曲的毛细引导管(27)的一部分位于气仓(26)内下表面的凹槽(28)内,这样即使剩下微量的丁烷液化气,也能集中于凹槽(28)内,被毛细引导管(27)吸收,使其燃烧干净,有利于安全。气仓(26)另一端有一与其一体制成的压柄(30)。(29)为塑料压注制成的气仓座,固定于副罐(1)的底板上,气仓(26)可在其内定位进出,气仓座(29)的顶端有一顶管(6),和气仓座(29)一体制成,顶管(6)通过气仓座(29)壁内的气道(5)和铜制喷气咀(14)相通,喷气咀(14)密封固定于气仓座(29)的上壁。侧壁上固定着带有拨柄(42)的弹性卡(41)和两个金属触点(39)、(40)。气仓座(29)对应副罐的外壳上开有气仓出口(25)。如图2中所示的电动氧气自给装置,外壳(11)和气仓座(29)一体制成,内部为圆柱形空腔(36),空腔内有电机座(38),用以固定电机(37),电机座(38)上开有通气孔,保证气流畅通无阻。可形成内向气流的风叶(35)固定于电机(37)的一端,风叶(35)对应副罐外壳上开有如图5中所示的通气窗(46),导气管(12)固定于外壳(11)的一端。供电导线(34)连接于电机(37),金属触点(39)、(40)和电池仓(33)的电池间,电池仓(33)固定于副罐(1)的底板上。如图6所示,底板另一面开有仓盖(50),以供更换电池,当用手按动气仓(26)时,气仓座(29)内的顶管(6)顶动气仓(26)的压力阀(8),气仓座(29)侧壁上的弹性卡(41)卡住气仓(26),使之固定,丁烷液化气通过顶管(6)和气道(5)从喷气咀(14)喷出,进入由耐火罩(23)与主罐底凹腔(19)形成的燃烧室内,由于丁烷液化气的高速流动,使进气口(15)和通气口(47)间的空气形成气流,进入燃烧室内,提供燃烧所需的一部分氧气,通气口(47)开于副罐(1)的外壳上如图5所示。并且气仓(26)上的压柄(30)压迫如图2所示固定于气仓座(29)上的压电打火器(32),通过打火导线(21),向燃烧室内的助燃金属网(20)放电产生火花,从而点燃燃烧室内的丁烷液化气,对主罐(16)进行加热。打火导线(21)的外皮用耐火绝缘材料制成,以防在燃烧室内高温损坏,影响打火。在喷气、打火的同时,压电打火器(32)的压柱上固定着的金属簧片(31)接触金属触点(39)、(40),使电动氧气自给装置的电路接通,电机(37)带动风叶(35)转动,使由通气窗(46)进入的空气在空腔(36)内形成内向气流,气流通过导气管(12)从进气口(13)、(22)进入燃烧室内,为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耐火罩(23)由耐火材料制成,保温隔热性良好,固定于副罐(1)的内壁上,耐火罩(23)周围壁上和相对应的副罐外壳上开有间隔排列的通气口(48)、(49),即可通气又具有安全保护作用,通气口(48)、(49)进一步为燃烧室提供氧气。耐火罩(23)下底向上锥型凸起,开有进气口(15)、(13)、(22)和通气口(45)如图4所示。锥型凸起有利于通气口(47)和进气口(15)之间的气流的形成,通气口(45)用于排出燃烧后形成的废气,及向下传导部分热量给气仓(26),使其内丁烷液化气澎涨,以补充由于气体量的减少而减小的压力。主罐底内凹形成凹腔(19),制作时,凹腔(19)和耐火罩(23)形成的燃烧室使燃烧中心完全位于凹腔(19)内,这样可提高热效率,减少热量散失,具有很强的安全保护作用。并且燃烧室内固定一由螺旋状细金属丝构成的助燃金属网(20),用以助燃和提高热效率。当气仓(26)内的丁烷液化气用尽之后,可拨动弹性卡(41)上的拨柄(42),气仓(26)便受压力阀(8)和压电打火器(32)的弹力作用,由气仓出口(25)弹出气仓座(29),插入同型号气仓,即可再用。另外在易位盖(17)的上方还装有一个以供多次使用的带柄的罐盖(18)。热饮热食罐的主副罐的外壳都用硬金属板制成。
在图3所示的又一实施例中,主罐底的凹腔(43)的内凹程度较前一实施例对应部分轻,耐火罩(44)的高度较前一实施例中对应部分高,耐火罩(44)与凹腔(43)形成的燃烧室,使燃烧中心部分位于凹腔(43)内,这样增加了燃烧室的通气面积,使燃烧所需氧气得以供给,而无需电动氧气自给装置。本实施例其余部分与前一实施例相同,因其造价适当,适合于一次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卓,未经马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080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