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托车置物箱无效
申请号: | 94209473.5 | 申请日: | 1994-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202702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7-05 |
发明(设计)人: | 施纯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施纯智 |
主分类号: | B62J9/00 | 分类号: | B62J9/00 |
代理公司: | 柳沈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梧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置物箱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速克达摩托车置物箱,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具有牢固且不易因变形而脱落的内衬的摩托车车置物箱。
请参阅图1,为利用空间,速克达摩托车坐垫下设计一置物箱6用以放置安全帽100或其它物品。为了美化置物箱,使摩托车更具商品价值,另于置物箱内装置具有绒毛的内衬。最初内衬仅塞套于置物箱内,但因细小物品易由内衬与置物箱间缝隙掉落而卡在两者之间,会造成不便。为改善这种情形,有人提出将图1的Ⅱ-Ⅱ剖面设计成如图2所示的结构。
图2所示置物箱内衬是将内衬制成一向外弯折九十度角的边缘127,藉内材125本身向外的张力将其边缘127推入置物箱106与车体盖120间预留缝隙中而与置物箱106结合。
上述速克达摩托车置物箱内衬的安装是以内衬边缘卡合于置物箱与车体盖间的缝隙而结合,一旦装上后即不易拆卸,维修不便,并且装附于置物箱的内衬藉内衬张力与置物箱结合,使用较长一段时间后易因材料老化而固定不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具有牢固不易变形的内衬摩托车置物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由其所提供的摩托车置物箱来实现,它包括一置物箱,位于摩托车本体内,其为具有一内部空间的容器,置物箱具有一内侧面及一外侧面,且置物箱具有一开口部,开口部具有一顶缘,顶缘位于置物箱内侧面及外侧面交接处,置物箱于外侧面连接一环状承受部,连接处形成一环状的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开口方向与置物箱开口方向一致;以及一内衬,内衬具有一内部空间,形成一开口及一底部,开口具有一外缘部,外缘部向外弯折九十度后再向底部弯折九十度,形成一“冂”字型接合槽,且接合槽开口方向与内衬开口方向相反,藉接合槽与置物箱的第一凹槽啮合,将内衬固定于置物箱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承受部具有一环状第二凹槽,第二凹槽位于第一凹槽外侧紧邻第一凹槽,且第二凹槽开口方向与第一凹槽相反,摩托车体盖的缘部与第二凹槽啮合固定于第二凹槽内。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内衬接合槽与承受部的第二凹槽各具有一槽底,槽底背面形成一环状表面,还具有一环状衬垫,环状衬垫装置于环状表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内衬不易变形脱离置物箱,且内衬拆卸及装附也更方便、迅速。
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中:
图1是速克达摩托车置物箱本体正视图;
图2表示现有摩托车置物箱内衬,是沿图1中Ⅱ-Ⅱ线的剖视图;
图3a表示本实用新型置物箱,是沿图1中Ⅱ-Ⅱ线的剖视图;
图3b表示本实用新型置物箱内衬,是沿图1中Ⅱ-Ⅱ线的剖视图;
图4表示本实用新型置物箱内衬,是沿图1中Ⅱ-Ⅱ线的剖视图;
图5a表示本实用新型置物箱与内衬,是沿图1中Ⅱ-Ⅱ线的剖视图;以及
图5b表示本实用新型置物箱内衬,是沿图1中Ⅱ-Ⅱ线的剖视图。
为方便起见,以下实施例所采用的图式均为沿图1中Ⅱ-Ⅱ线的剖视图。
本实施例的置物箱的剖视图如图3b所示,主要包括置物箱6及内衬5,以下说明其连接关系。
请参阅图3a,置物箱6具有一开口部8,且在内、外侧面交接处具有一前缘10。环状承受部12固定于置物箱6外侧面而形成一第一凹槽13,此第一凹槽的开口方向与置物箱的开口方向相同。另外,承受部具有一紧邻第一凹槽的第二凹槽14,此第二凹槽14与第一凹槽13的开口方向相反。车体盖20以靠近置物箱处的边缘21与第二凹槽14啮合,藉承受部12的第二凹槽14,使车体盖20固定于置于箱6上。
请参阅图3b,内衬5具有一连续弯折两次的外缘部7,在外缘部与内衬侧壁间形成一冂字型接合槽9。接合槽9与置物箱的第一凹槽13沿置物箱作全周边卡合,将内衬5固定于置物箱6内。卡合后接合槽9槽底的背面与承受部12的背面约在同一平面,此一平面于摩托车坐垫放下时(参阅图1)用以承受坐垫及骑士的重量。为使图面简洁易于阅读,图3b中各元件已于图3a中标示过的不再重复标示。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置物箱的内衬拆装容易,便于清洁或更换,且内衬边缘与置物箱第一凹槽沿全周边卡合固定,内衬不易变形或内倒。
请参阅图4,本实施例置物箱基于实施例一的结构,另外在与摩托车坐垫与内衬接触面40上沿全周边套衬一橡胶衬垫50,以增加与置物箱密合程度,防止雨水渗入,同时可以缓和坐垫放下时坐垫对置物箱的冲击,降低坐垫放下所会产生的音量、减少坐垫与置物箱的摩擦损耗,延长两者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施纯智,未经施纯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094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