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隔板边缘结合条无效
申请号: | 94209475.1 | 申请日: | 1994-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205413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8-16 |
发明(设计)人: | 王义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义福 |
主分类号: | E04F19/04 | 分类号: | E04F19/04 |
代理公司: | 柳沈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梧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板 边缘 结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隔板边缘结合条,尤指用于隔板边缘与地面、墙面的结合处的稳定踢脚板或固定结合条。
在厂房或办公室内常因各种工作性质作业方式不同而需进行空间间隔,以分隔不同的工作区间,而市面上也常见各种类型的可方便组装的活动隔板,该种活动隔板由于可以自行搬移、组合用来圈围成各种大小不同空间,所以广受公司、工厂欢迎;上述活动隔板一般在板块与板块之间组接无太大困难,其麻烦通常在于该活动隔板与地面或墙面的固定结构上,依目前市面可见的固定方式,通常采用一种底端较大的脚架或较粗重的底梁用以支承活动隔板立于地面上,或仅利用活动隔板的直角接合而构成可站立状态;上述活动隔板立于地面的方式,虽可支持隔板站立,但常于隔板底部形成中空区域,使间隔隔绝效果不佳、稳定性也不够好。
除此之外,上述隔板具装饰美化功能的壁板,若欲将其靠贴于固定墙面上时,却碍于现有的脚架或底梁无法靠贴于角落(该底座过宽,无法令活动隔板靠贴于壁面),且隔板又无法有效地加以连贯间隔;若欲在活动隔板之间镶设玻璃,则必须事先妥当设置,并且无法再变更或加以更换调整,这也是现有活动隔板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板边缘结合条,可将隔板被固定于地面或靠贴于墙面,或镶设玻璃。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提供一种隔板边缘结合条,它包括:一底板,底板两侧各向上竖起一侧板,两侧板上端分别向内制成圆弧弯曲状的圆弧扣合板;其中底板内可设两道或两道以上的浅凹槽及两片可夹合隔板厚度的夹合板;侧板则分别向内凹入两道钉合槽,钉合槽内侧设有锯齿面,使另一长条状的盖条所设的卡钩能嵌入其间,覆盖钉合部分。
本实用新型结合条的优点,在于其是利用牢固且具弹性的材料制成,其施工快速方便、能结合隔板底缘于地面或结合隔板侧缘于墙面、或框合玻璃于隔板间,是一种方便牢固、稳定、实用、美观且不易塞入污物的隔板边缘结合条。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合条局部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合条端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合条使用时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合条使用时右半侧端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结合条使用时左半侧端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结合条靠墙式使用时的剖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镶玻璃框条立体分解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镶玻璃框条端面分解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镶玻璃框条使用状态图。
参见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主要包括一底板1、侧板2、圆弧扣合板3、边盖板4等组成一截面略呈U字型的长条板体,其中底板1表面可设两道或两道以上的钉合浅槽10,另设两竖起的夹合板11,该两夹合板间距恰可容置一隔板的厚度;侧板2连接于底板1边侧,并与底板互成直角,侧板上缘设有一道凹入的隔板钉合槽20,该隔板钉合槽内侧面设有锯齿面21,另一边盖板4的板面40恰可覆盖墙板钉合槽20,板面40的侧面突起两道具有倒钩状的卡扣41,该卡扣可在被推入隔板钉合槽20后,卡合锯齿面21而定位;在隔板钉合槽20上方则延伸出圆弧扣合板3,两圆弧扣合板3乃相对朝内伸展形成顶端的扣合缘30;其整体形状自端面看去略呈U型;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于预定地面B铺设,并以钉合件5钉穿于钉合浅槽10而定位于地面B,再将活动隔板A塞入夹合板11间,又于隔板钉合槽20以钉合件5钉穿与隔板A钉合固定,并以边盖板4将钉合槽盖合;以实现将隔板A固定于地面B,而于底缘形成一坚固、优美的踢脚板。
参见图4、图5及图6,示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其包含一底板1、单边侧板2、圆弧扣合板3及边盖板4等组成;利用在隔板A贴靠于墙面C边缘的结合条,用以定位隔板A的底缘,并将隔板与墙壁C靠合,同时在隔板底缘形成一截踢脚板。
上述的两种实施例,基本上是利用底板1固定于地面B,利用侧板2及圆弧扣合板3固定隔板A,使隔板能立于地面;其中侧板2及圆弧扣合板3扣合于隔板底缘的一侧,在未将钉合件5钉合伯5钉合之前(请参看图4或图5),除了扣合缘30接触于隔板外,其余包括钉合槽20在内皆未接触隔板,故钉合件5穿过钉合槽20钉于隔板A时,除了使钉合槽20底部压触于隔板外,另圆弧扣合板3被迫作弹性迫紧扣合,使扣合缘30与隔板A的扣接部位不易产生缝隙。
再参见图7、图8及图9所示,用底板1′、侧板2′及圆弧扣合板3′等构成另一种隔板边缘镶嵌玻璃框条,可用以镶嵌框合玻璃或其他较隔板薄的板片;使底板1′横置于中间,底板1′两侧向下伸展平行的侧板2′,底板1′两侧向上伸展圆弧扣合板3′;其中底板1′顶面的中心设有一道复合玻璃D(或板片)厚度的定位槽12,两侧板2′间距恰可容纳夹置隔板A的厚度,另圆弧扣合板3′末端设成具有锯齿面的弯折缘31,该两相对弯折缘的间距可略小于玻璃D,并藉其弹性而夹扣住玻璃;或可使一侧圆弧扣合板3′作组合、分离式设计,即在其底端设置一弯钩32与一侧板顶端的斜钩22相互卡合而固定;如图9所示,将玻璃D置入圆弧扣合板3内且抵于底板1′,而底板1′与侧板2′已先行夹置于隔板A边缘,或以钉合件5将之钉合;玻璃D受定位槽12及弯折缘31的夹扣而定位,另可在弯折缘31内注入硅胶或其他软性材料,以达到粘结、密合、避震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义福,未经王义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094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厕所用节水型机动排水装置
- 下一篇:家用水冷式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