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保温瓶管状加热器自动控温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4210339.4 | 申请日: | 1994-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85015Y | 公开(公告)日: | 1994-12-07 |
发明(设计)人: | 李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振华 |
主分类号: | H05B3/78 | 分类号: | H05B3/78;H05B1/02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艳 |
地址: | 215535***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温瓶 管状 加热器 自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电加热水的管状加热器自动控温装置,特别是保温瓶用管状加热器自动控温装置。
现有的保温瓶管状加热器,又称热得快,使用时直接将加热管插入保温瓶内用电加热瓶内的水,它因无温度控制装置,因此在无人看管时,一旦水被烧开,由于不能自动切断电源而会将保温瓶内的水烧干;市场上虽有一种改进了的加热器——汽警加热器销售,即在水烧开后会发出汽警声,以提醒使用者,但人仍不能远离烧水现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能在水沸腾时自动切断电源,有效地防止干烧现象;同时在瓶内水温下降时又能自动接上电源重新加热,保温性能好的保温瓶管状加热器自动控温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保温瓶管状加热器自动控温装置,它是由瓶塞12、控温座塞3、末端部固定在瓶塞12、控温座塞3上其身部伸入保温瓶内的管状加热器11、位于控温座塞3上端部的控温座塞盖2等组成,现作了改进,在控温座塞3的型腔内连接有热继电器座6,热继电器座6上固定有热继电器5,在热继电器5上设有两个接线柱4,其中一个接线柱4与一根电源线相连接,另一个接线柱4分别与电阻R、指示灯1的一根引线以及管状加热器11的电热丝一端相连接,指示灯1的另一根引线接在管状加热器11的电热丝一端的A点处,管状加热器11的电热丝另一端与另一根电源线相连接,管状加热器11的外壳接地;热继电器座6的下部与控温座塞3底部左侧之间的空腔为分流排汽道9,在分流排汽道9内插有分流片10。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叙述。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图。
本实用新型另一根接线柱4与管状加热器11的电热丝一端A点之间的电阻值为4~5Ω,电压保持在1.5~2伏之间。这样,一方面保证了指示灯1在恒压状态下工作,延长其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一旦管状加热器11的电热丝损坏,指示灯立即不亮,可反映出加热器是否在正常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瓶塞12、控温座塞3、热继电器座6均采用PVC塑料一体注塑而成。在热继电器座6的中心位置处开有阶体形的通孔15,热继电器5座落在通孔15的上半部,并通过紧固件固定在热继电器座6上,通孔15的下半部作为供水蒸汽进入的储汽室8,为了保证储汽室8与热继电器5之间的密封性,在热继电器5的下端与热继电器座6之间增设有密封垫圈7。在热继电器座6的下部与控温座塞3底部左侧之间的空腔为分流排汽道9,分流片10通过热继电器座6内壁上的凹槽安装在分流排汽道9内,其作用是当少量水蒸汽和水进入时,可通过分流排汽道9向外界排放。本实用新型的进汽口14设置在控温座塞3底部的左侧并与分流排汽道9相通,在控温座塞3底部的右侧与瓶塞12上安装有管状加热器座13,其内安装有管状加热器11。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保温瓶内灌满水,把瓶塞12塞在保温瓶口上,插上电源插头,加热器开始工作,随着水温的升高,少量水蒸汽从进汽口14进入分流排汽道9,在分流片10的作用下,由分流排汽道9向外界排汽,当水沸腾3-5秒后,大量水蒸汽和水进入分流排汽道9,其中有少量水蒸汽进入储汽室8,到达热继电器5的底部,使热继电器5的感温金属片达到动作温度,从而自动切断电源,如无人拔去电源插头,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水温逐渐降低,降低到一定的温度后,热继电器5的感温金属片又恢复原状,自动接上电源,重复以上工作。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后,既能自动地切断电源,有效地防止干烧;同时又保证了水温,使用方便、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振华,未经李振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103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感应报警环形锁
- 下一篇:足底按摩、淋浴防滑胶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