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体式传动变速花鼓无效
申请号: | 94210681.4 | 申请日: | 1994-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96557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5-10 |
发明(设计)人: | 陈俊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俊雄 |
主分类号: | B60B35/00 | 分类号: | B60B3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力行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传动 变速 花鼓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速花鼓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结合强度较佳、成本较为低廉及减轻重量的连体式传动变速花鼓。
一般的脚踏车用变速花鼓,请参阅图1所示,其结构是在花鼓体1的内部容置一固定螺杆2,另以一无牙珠碗3套设于花鼓体1的底部,花鼓体1的顶面凸设有梅花齿10,一防水环4置设于花鼓体1的顶面上,一棘轮5内部设有内齿50及内螺纹51,请配合参阅图2所示,在其顶部设一牙部52,另在外环周预定处设二棘轮爪53,其内齿50与花鼓体1的梅花齿10啮合,其内螺纹41与固定螺杆2螺固,再将一棘轮套筒6与棘轮5套合,使棘轮套筒6内环周的卡齿60卡固于棘轮爪53上,另以一珠碗7螺固于棘轮5的牙部52,并在珠碗7内环设钢珠70成一整体结构,请续参阅图3所示,变速花鼓在使用时,是在棘轮套筒6上套固变速齿盘8,藉由挂接于变速齿盘8的链条(图未示)带动变速齿盘8,使变速花鼓整体跟着转动。
一般为了减轻花鼓体1的重量,增进美观及防止其生锈,花鼓体1目前业界皆采用铝合金,其梅花齿10又为花鼓体1同体成型,铝合金材质硬度较铁材差,在一般自行车的花鼓体与棘轮的啮合面,其受力必须大于1000公斤/平方厘米,前述以往变速花鼓,花鼓体1顶面凸设的梅花齿10与棘轮5的内齿50啮合,其受力则仅直接在个别梅花齿10的齿面上或为一侧、甚至于点状的,容易造成受力不平均,所以产品的使用寿命相对也缩短,并且,其花鼓体1的梅花齿10是采凸设方式,再与棘轮5的内齿50啮合,无形中增加受力点(梅花齿的齿面)距中心点的长度,使整体重心往外移,在受力作用下易于导致棘轮5及棘轮套筒6横向或纵向偏摆,致使变速齿盘8产生相同偏摆问题,影响到变速的准确性,另外,固定螺杆2其装设目的在于锁固棘轮5,使棘轮5与花鼓体1连接成一体,然固定螺杆2是采用经过热理的铁材制成,其长度较长则容易产生曲度,造成偏摆问题,因而固定螺杆2用材的多寡,在其不影响功效下,实也可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合度佳、受力强度较大,及降低构件成本、减轻重量的连体式传动变速花鼓。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一花鼓体的顶面凹设有内齿,其中管内部容置一固定螺帽,及一棘轮底部设有一下牙部,下牙部上方处设有梅花齿,使棘轮的梅花齿套合于花鼓体的内齿,其棘轮的下牙部与固定螺帽螺接,以获得一较佳受力强度及降低构件成本。
依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连体式传动变速花鼓,其大体包括:一花鼓体、一固定螺帽、一无牙珠碗、一棘轮、一防水环、一棘轮套筒、一珠碗所组成,花鼓体顶面凹设有内齿、固定螺帽容置于花鼓体的内部,无牙珠碗套合于花鼓体的底部,棘轮顶部设有上牙部,其底部设有下牙部,在下牙部上方处形成梅花齿,梅花齿套穿防水环并与花鼓体的内齿啮合,下牙部与固定螺帽螺接,棘轮套筒卡接于棘轮上,珠碗与棘轮的上牙部螺接,藉由棘轮的梅花齿与花鼓体的内齿啮合使重心内移,降低偏摆,及将内齿的受力分散,增强整体受力结构,及使用材积较小、重量较轻的固定螺帽以降低构件成本,减轻重量。
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连体式传动变速花鼓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
图1 是以往连体式传动变速花鼓的立体分解图。
图2 是以往连体式传动变速花鼓的立体剖视图。
图3 是以往连体式传动变速花鼓装配变速齿盘的平面示意图。
图4 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5 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剖视图。
请参阅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连体式传动变速花鼓,其包含有:一花鼓体10、一固定螺帽20、一无牙珠碗30、一防水环40、一棘轮50、一棘轮套筒60、一珠碗70。
花鼓体10的中管11是一贯穿顶、底两面的中空管体,请配合参阅图5所示,在中管11内部的上缘设一环缘12,在花鼓体10的顶面凹设有内齿13,另在底面往人形成一凹槽14。
固定螺帽20,其容置于花鼓体10的中管11内;无牙珠碗30套设于花鼓体10的底部。
防水环40置设于花鼓体10的顶面。
棘棘轮50置设于花鼓体10的顶面,棘轮50顶部设有上牙部51,底部设有下牙部52,下牙部52上方处形成有梅花齿53,并在外环周预定处设有二棘轮爪54。
棘轮套筒60套合于棘轮40上,其内环周环设有卡齿61,卡齿61与棘轮爪54卡接。
珠碗70容置于棘轮套筒60内,并与棘轮40螺固,其底部内环周设有内螺纹7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俊雄,未经陈俊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106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