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切割锯无效
申请号: | 94210743.8 | 申请日: | 1994-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209567Y | 公开(公告)日: | 1995-10-11 |
发明(设计)人: | 刘振国;李洪祺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振国;李洪祺 |
主分类号: | B23D45/00 | 分类号: | B23D45/00;B23D4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50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切割 | ||
一种多功能切割锯,涉及金属切割技术领域。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及室内外装修,均趋向于耐用、美观、高档、豪华。柜台、货架、门窗及家俱等用材料,已经开始采用着色的铝型材来代替。加工铝型材离不开锯。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切割锯,大体上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国产切割锯,一种是进口切割锯,进口锯多是日本制造,如10″(255mm)角度锯切机等,不论是国产锯还是进口锯,都存在很多问题,满足不了生产的要求,其不足之处是:它们对锯位工作高度都不能控制,这类锯一般由锯身和机座组成,锯身和机座通过支架以圆轴连接,在圆轴上装一扭簧,锯的起落均由人控制。锯下落时,用手按下手柄,克服扭簧作用力,使锯身绕支点园轴摆动而使锯下落,当锯下落到工作位置时,进行切割,但由于手劲不同,而使锯下落工作位置不一致,当手劲过大时,锯的工作位置会过低,锯可能切坏机件或损坏锯片,严重时会引起人身事故。当手劲不足时,锯的工作位置偏高,而切不透工件,工作结束时,锯由扭簧扭力的作用而复位;其次,这类锯的工作钳口只能转动一定角度,不能左右前后进给运动,致使这类锯就只能进行横切、斜切,不能进行纵切,功能单一;再者,日本进口锯存在着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从电机轴到锯轴是采用一对圆柱斜齿轮传动,其小齿轮与电机主轴一体,并且小齿轮直径很小。由于锯的起动转速高,扭矩大,此小齿轮极易损坏,小齿轮一旦损坏,需更换电机转子,甚至整个锯全部报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切割锯,来解决现有锯存在的工作台不能前后左右进给运动,锯的工作位置不能控制等不足,实现一锯多能,方便生产。
本实用新型技术解决方案的多 功能切割锯,是由电机[1]、电机皮带轮[2]、三角带[3]、弹性夹头[6]、压杆[7]、主轴[8]、主轴皮带轮[9]、夹板[10]、手柄[11]、锯片[12]、轴承盒[13]、复位弹簧[20]、锯身[22]、连接轴[23]、锯头支架[24]和机座[26]组成,其特殊之处在于,在锯中增设限位控制装置[44]和相对于机座[26]可活动的活动工作台[41]。
本实用新型技术解决方案中的限位控制装置[44],是由限位板[21]、锁紧柄[4]、锁紧螺钉[5]、调整丝架[25]和销轴[43]组成。
本实用新型技术解决方案中的限 位 板[21],其上段加工一个两端为弧形的长形透槽[45],下端加工一销轴孔[49],通过锁紧柄[4]和锁紧螺钉[5],把限位板[21]和锯身[22]相连接,通过销轴[43]把旋入机座[26]的调整丝架[25]和限位板[21]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解决方案中的活动工作台[41],是由机座[26]、两根平行横向滑杠[29]、两根平行纵向滑杠[28]、滑套[27]、带丝母滑套[35]、带托耳滑套[38]、固定导轨[37]、紧定螺钉[40]、随动锯道[30]、钳座[31]、钳体[32]、定位螺钉[16]、纵向进给丝杠[18]、横向进给丝杠[17]、固定丝母[39]、锁紧螺母[19]、固定钳口[14]、活动钳口[15]、夹件丝杠[33]、手轮[34]和角度牌[36]构成。
本实用新型技术解决方案中的钳座[31],是一环状体,中部加工一方形孔[47],上部加工一外圆柱面[46],其下部加工两对平行圆孔[48],随动锯道[30]位于钳座[31]的方形孔[47]中,外圆柱面[46]与钳体[32]的内圆柱面相配合,钳体[32]相对于钳座[31]可转动,钳座[31]的圆孔[48]套在纵向滑扛[28]上,并可在纵向滑杠[28]上滑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的随动锯道[30],其上部是锯道口,锯道口的纵向轴线与锯片[12]的旋转平面在同一空间平面上,其下部加工一纵向槽,并跨骑在固定导轨[37]上,随动锯道[30]可在固定导轨[37]上纵向滑动。
本实用新型技术解决方案中的锯头支架[24],安装在机座[26]的后部左侧,避开随动锯道[30]的纵向轴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振国;李洪祺,未经刘振国;李洪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107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