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接触体的弹性支撑机构无效
申请号: | 94210970.8 | 申请日: | 1994-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89787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2-15 |
发明(设计)人: | 杨秉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秉钰 |
主分类号: | H01R13/432 | 分类号: | H01R13/4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3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 弹性 支撑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特别是涉及接触体单独装卸的用于恶劣机械环境的电连接器。
各种运载工具和机动设备工作在振动冲击、碰撞的环境中,连接它们电路的电连接器不单需要结实的外壳,内部的接触体支撑机构也要有相应的高强度。现有接触体弹性支撑机构可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前松开式,见图1。即利用工具17从连接界面进入连接器绝缘体12内部推开弹性元件14,沿F力方向推出接触体13。前松式弹性元件14详图见图2。
另一类是后松开式,见图3。即利用工具27从电缆导线26端进入连接器绝缘体25、21、22内部,推开弹性元件24,沿D力方向拉出接触体23。后松式弹性元件24详图见图4。
现有技术中的弹性元件14、24用金属带冲制成型,基本圆筒是不封闭的。利用圆筒弹性使弹性元件14安装在接触体B上,或使元件24安装在绝缘体21、22内。圆筒上伸出的悬臂翅状弹性爪支撑在固定台阶。这类弹性支撑结构的缺点是:
1)金属带材厚度在0.1~0.3mm,强度低,使用中易损坏。
2)冲制过程需2~3项热处理,易产生零件变形、腐蚀、零件一致性差,废品率高。
3)薄带材电镀防腐处理效果差,且易“氢脆”。
4)工序多,成本高。
5)后松式金属弹性元件24使接触体介电距离减少,接触体密度降低,加大了绝缘体模具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非金属的高强度、高介电性能的弹性支撑结构,减少工序,提高产品性能,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制作一种弹性支撑机构,分别包含在插头或插座内。有两种设计,其一是前松式方案,其弹性元件采用高强度工程塑料直接注塑成型在接触体上,弹性爪支撑在硬质绝缘体的内部台阶上予以固定。弹性爪沿基筒圆周制成多个,之间窄缝分隔,提高了前松式结构的工作稳定性。
其二是后松式方案,在一个用高强度工程塑料制造的圆筒上,至少向筒内伸出二个翅状弹性爪。连接器的绝缘体由二片迭成,一个个弹性元件象定位销一样,保证了二片绝缘体迭装正确。绝缘的弹性元件比金属元件增大了相邻接触体的介电距离,可以提高接触体密度。
附图的图面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前松式弹性机构。
图2是现有技术前松式弹性元件。其中图2-1为主视图,图2-2为侧视图。
图3是现有技术后松式弹性机构。
图4是现有技术后松式弹性元件。其中图4-1为主视图,图4-2为侧视图。
图5是本设计的前松式弹性元件。其中图5-1为主视图,图5-2为侧视图。
图6是本设计的前松式弹性支撑机构在电连接器内部使用情形。
图7是本设计的后松式弹性元件,两端不等径以利装配中识别。
其中图7-1为主视图,图7-2为侧视图。
图8是本设计的后松式弹性支撑机构在电连接器内部使用情形。
以下结合附图就上述两个方案的最佳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鉴于现有技术电连接器弹性支撑机构如图1~图4所示,强度低,生产工艺困难,接触体密度低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弹性元件改为工程塑料注塑成型,并相应改变了支撑机构的设计,装配方式,从而制成高强度、高性能的电连接器弹性支撑机械,见图5~图8。
所述的弹性支撑机构见图6,图8,适用于插头1、3或插座2、4,其中插孔33、43和插针53、63,弹性元件34、44分别包容在各自的定位支撑机构内。图6是前松式方案,弹性定位支撑机构由弹性元件34和绝缘体32、52构成,其中弹性元件34已分别和插孔33,插针53注塑成为一体。图5中弹性元件34的弹性爪构成了连续的裙状,成为均匀连续,各向一致的立体支撑结构。克服了现有技术不均匀支撑造成的工作状态不稳定。短宽的弹性爪增加了弹性机构的刚性。设接触体外径为g,电线包皮外径为G,绝缘体32、52的支撑台阶宽为b,通常b为0.3~0.6,当有G>2b+g,接触体在连接器中占用的面积由电线外径G决定。通常绝缘体壁厚的工艺尺寸M最小为0.4,则接触体最小中心距H为:
当G>g+2b时:H≥G+0.4;否则H≥2b+g+0.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秉钰,未经杨秉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109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自升出包装口外的饮料吸管装置
- 下一篇:充填料压缩机及其出料闸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