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窥镜下药粉喷撒器无效
申请号: | 94212184.8 | 申请日: | 1994-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212421Y | 公开(公告)日: | 1995-11-15 |
发明(设计)人: | 耿长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耿长新 |
主分类号: | A61M11/00 | 分类号: | A61M11/00 |
代理公司: | 青岛海洋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卢兴茂 |
地址: | 266023***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窥镜 药粉 喷撒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纤维内窥镜下喷撒药粉的装置。目前在内窥镜领域无药物喷粉治疗器械,只有传统的药溶液喷淋,限制了药物在患处的存留量和治疗时间,不能在较短时间内更快更好地发挥疗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在内窥镜下将药粉直接喷撒到患处表面局部用药,使药物在患处较长时间保留合适浓度,缩短治疗时间。
本实用新型由可变径送气管接口(9),与不同型号的内窥镜送水瓶接口或送气/水按钮阀接紧,送气管(5),三通管(2),充药喷药管(6),送气送药导管(1),过滤器A(3),单向阀门A(4),过滤器B(10),单向阀门B(11),充药口(8)及管塞(7)组成。
本实用新型送气管接口(9)接于内窥镜送气/水按钮阀上时,送气管接口(9)或送气管(5)上应有开口,以保证内窥镜冷光源产生的气流除流向送气送药导管(1)外多余部分经过此开口流入外部空气。送气管接口(9)及送气管(5)的作用在于将内窥镜冷光源产生的气流导向送气送药导管(1),使后者远端接触体液不返流入管内造成以后喷撒药粉时粘堵。
本实用新型送气管(5)一端与送气管接口(9)相接,另一端连接于单向阀门A(4)和过滤器A(3),过滤器A(3)通过三通管(2)与送气送药导管(1)相接。
本实用新型充药喷药管(6)输出端(上端)通过三通管(2)与送气送药导管(1)相接,其输入端(下端)连接过滤器B(10)、单向阀门B(11),后者可通过导管连接洗耳球或连接于内窥镜冷光源气源上。
本实用新型各部件均采用对人体无毒无害的材料,送气送药导管(1)具有不同外径,保证通过各种型号内窥镜活检通道,其均为医用导管。单向阀门A(4)、B(11)和过滤器A(3)、B(10)用医用塑料和乳胶薄膜及过滤纸制成。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该图作为摘要附图。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
将药粉适量从充药口(8)充入充药喷药管(6),使输入端朝下塞上管塞(7),将送气管接口(9)与内窥镜送水瓶接口或送气/水按钮阀相接,最好与后者相接,此时由内窥镜冷光源喷出的连续气流经送气管接口(9),送气管(5),单向阀门A(4),过滤器A(3),三通管(2)进入送气送药导管(1),并从其远端不断喷出,这样在内窥镜下,该管远端接触体液不致返流入管内,造成以后喷撒药粉时粘堵。将送气送药导管(1)从活检通道插入。
术者手握洗耳球用力挤压由此产生的气流或开启接于冷光源气源上的导管进入的气流通过单向阀门B(11),过滤器B(10)将充药喷药管(6)内药粉吹得飞扬,这样部分药粉即随气流通过三通管(2)进入送气送药导管(1)从远端喷出在内窥镜下即喷撒于病变表面上。过滤器B(10)、单向阀门B(11)防止药粉和由冷光源及洗耳球产生的气流经此返流,以保证送气送药导管(1)内气体具有一定的压力并不断喷出,过滤器A(3)和单向阀门A(4)可防止药粉和气流经三通管(2)进入送气管(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耿长新,未经耿长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121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学智力拼板
- 下一篇:双向半弧式油管滑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