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轮机电液转换器无效
申请号: | 94212306.9 | 申请日: | 1994-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94413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4-12 |
发明(设计)人: | 魏建华;路甬祥;吴根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F01D17/26 | 分类号: | F01D17/26 |
代理公司: | 浙江大学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林怀禹 |
地址: | 310027***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轮 机电 转换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轮机系统中,蒸汽阀门的电液控制装置。
汽轮机进汽量、抽汽量、排汽量是通过调节汽轮机的不同蒸汽阀门的开度来实现的。由于蒸汽阀门受到蒸汽压力的作用,所需的调节力很大。因此,几乎所有的汽轮机蒸汽阀门都是由液压缸驱动的,液压技术在汽轮机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汽轮机调节方式按其信号的不同可分为二类:一类是机械-液压式调节系统(简称为MHC),虽然MHC有造价低、操作及维护方便,但MHC调节精度不高,调速范围窄,由于机械连接部件很多,受摩擦力干扰严重,因此,调节系统灵敏度不高,故障率高。另一类是电液控制系统(简称为EHC),大多采用常规的电液伺服阀作为汽轮机EHC的电液转换器,因先导式电液伺服阀结构复杂,相应地产生故障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压力不合适,因此,采用先导式电液伺服阀作为电液转换器是不恰当的。此外电液伺服阀对油液过滤精度要求很高(为2.5μm),使用维护要求也很高,用它作为汽轮机电液转换器也是不恰当的,而且在实际使用中也发现汽轮机EHC中的电液转换器的故障较多,影响整个EHC的投入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特殊结构形式的三通直动式电液比例减压阀,作为汽轮机EHC的电液转换器,能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阀芯、阀体、阀套及测力杆等。在阀芯的圆柱面上开有大矩形通孔,大矩形孔两侧开有连通的小矩形孔,阀芯的左端接比例电磁铁的输出端,阀芯的右端开有内装测力杆的孔,测力杆左端的容腔通过阀芯上的小孔B与负载口L连通,测力杆右端顶在阀体上;或者在阀芯的右端有外伸一个与测力杆相同直径的圆柱体,圆柱体右端的容腔通过阀芯上的小孔B与负载口L连通,圆柱体与阀体上的孔相配。阀套的内外圆柱面上分别开有三个相对应的环形槽,分别通过四个等分的小孔与对应的内外槽连通,阀套套在阀芯上,形成既保证可靠密封,又保证阀芯能在阀套中作轴向运动的配合。阀体上开有回油口T、负载口L、进油口P,阀体上还开有与T口、阀芯左、右端容腔连通的流道,阀体套在阀套上,T口、L口、P口分别能与各环形槽连通。同时,阀芯上还开有与阀芯的大矩形通孔、进油口P连通的小孔A。
阀芯上开设特殊开口的矩形通孔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汽轮机调速系统的特殊要求。由于汽轮机正常稳定工作时,所需的调节流量很小,但调节精度要求很高。而当汽轮机升速、关机时所需的调节流量很大。电液转换器阀芯上的两个小矩形口是为了满足精密微小流量调节要求,而大矩形口是为了满足大流量控制要求。要汽轮机正常稳定工作时,输入电磁铁的电信号为一给定值,当负载口L压力与给定值有偏差时,阀芯运动,使负载口L的压力与给定值相适应,由于小矩形口的宽度很小,可以达到很高的压力控制精度。而当输入电磁铁的电信号连续变化,如连续增加,小矩形口的过流面积有限,负载口L的压力变化跟不上输入电信号的变化,此时,电磁铁输出力与测力杆液压力有较长时间的连续偏差,阀芯运动距离很大,阀芯上的大矩形口起作用,由于大矩形口的宽度较大,过流面积很大,可以使电液转换器达到很大的流量,能够跟踪输入电信号的连续变化。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的效果是:由于采用三通直通式电液比例减压阀作为汽轮机EHC的电液转换器,采用比例电磁铁输出电磁力与负载液压力直接平衡的直动式单级结构,对油液的过滤精度要求降低(为20μm)。阀芯上的阀口采用由三个矩形口组成的特殊开口形式,以满足汽轮机的升速及关机时大流量控制及正常稳定工作时精密微小流量控制要求。此外,结构简单、成本低及工作可靠,可广泛应用于汽轮机电液控制系统中。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给出本实用新型的细节。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123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