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污水采样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4212532.0 | 申请日: | 1994-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88761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2-01 |
发明(设计)人: | 何平;赵亚旗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亚旗;何平 |
主分类号: | G01N1/14 | 分类号: | G01N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国权 |
地址: | 100039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水 采样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采样装置。
伴随着工业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尤其是水质污染问题,在我们这个水资源较为缺乏的国家显得更为重要。为此,国家环保局在八十年代初期就制定了工业污水排放监测及收缴排污费的有关法规和政策。
为检验排放的污水中污染物的成份和含量,就要对污水水样进行化验分析,因此,首先遇到的是污水采样问题。
传统的取样方法是人工取样,即环保监测人员定期到工厂的排污渠用容器采取水样,这种采样方法落后,工作十分繁重。为解决这一问题,有的工厂先后研制了采样设备,一种像我国古代的水车,“水车”上的水兜在转动时将水样取出存在专用容器内;另一种主要由真空泵、管路、阀体和电控部分组成。在技术和功能上优于前者,但国内工厂排出的污水污染状况十分严重,排放时不加任何处理,污水中常有木杆、棉纱、油类及腐蚀性很强的酸、碱和有害化学物质,这些物质造成设备的机械故障或使设备很快腐蚀,其根本原因是这类设备的执行部件如阀体等,没有与污水隔离。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执行部件与污水不相接触,从而不存在污水对执行部分腐蚀或卡死执行部件的污水采样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污水采样装置包括泵体、泵盖、软管和滚轮组件。泵体具有一个扁平的内腔,内腔的轮廓呈U形。泵体与泵盖用螺钉固定连接。连接后形成一个具有封闭内腔的封闭体。该封闭体的一端有两个圆孔,软管从一个圆孔中穿入,沿封闭内腔绕一圈后从另一圆孔穿出。滚轮组件位于封闭内腔的圆弧部位;滚轮组件通过其上的圆孔与微电机轴相连,并由一个固定销固定。
工作时,微电机带动滚轮组件在封闭内腔中转动,滚轮组件上的滚轮碾轧位于滚轮和泵体内腔腔壁之间的软管,软管一端,即进水端,形成负压,使污水沿软管上升并从软管另一端流出。软管的进水端装上过滤装置并放在污染渠中,软管的另一端放入储水瓶中,从而完成污水取样功能。
污水从排污渠中被抽来至进储水瓶中仅通过耐酸碱、耐腐蚀的软管,不与装置中其它元部件接触,因而避免了污水对该取样装置的粘污和腐蚀,也避免了异物将运转部件卡住,保证了装置的正常运转,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图(局部剖);
图2是图1的剖视图;
图3是滚轮组件的正视图;
图4是滚轮组件的俯视图;
图5是滚轮支架的正视图;
图6是滚轮支架的俯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污水取样装置包括泵体2、泵盖13、软管1、滚轮组件和微电机11。泵体2具有一个U形轮廓内腔。泵盖13与泵体1通过螺丝7固连,形成一个封闭内腔,软管1沿封闭内腔腔壁布置,两端分别通过泵体2、泵盖13上的两个孔10引出。滚轮组件位于封闭内腔中,并与弧形部分配合。微电机11的电机轴6与滚轮组件上的圆孔12相连,固定销8通过滚轮支架5上的小孔9插入电机轴的销孔中,使电机轴6与滚轮支架5固连。
滚轮组件包括滚轮支架5、滚轮3,滚轮3通过滚轮轴4与滚轮支架相连。
软管1可以是硅胶管,也可以是耐油耐酸碱的橡胶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亚旗;何平,未经赵亚旗;何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125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