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行车前叉避震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4212856.7 | 申请日: | 1994-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91164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3-08 |
发明(设计)人: | 吴锦庭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锦庭 |
主分类号: | B62K25/08 | 分类号: | B62K25/08 |
代理公司: | 柳沈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晓舒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前叉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前叉避震装置,使达到制作组装简易、结构稳固及整体使用寿命延长的效果。
在传统自行车的结构中,其前叉管与前叉支脚采用固定接合方式制作,故其与前轮及手把之间并无任何弹性缓冲裕度,导致该自行车一旦行经凹凸不平的路面或突遇路上的凸起、凹洞时,因车体并无任何弹性缓冲措施,致使整个车体产生剧烈跳动,而其握把即很难控制把持,且身躯会摇晃厉害,导致该骑乘者如稍有疏忽或一时重心不稳,即造成人车整个发生翻倒,造成骑乘者严重的身体伤害;另外,由于该车体行经路面的坑坑洞洞时,并不具有弹性缓冲功能,若在长期的处于跳动、震晃下,不但减短该自行车的使用寿命,且对于骑乘者亦产生不适之感。
为此,市面上乃有一种提供前叉管避震的结构产生,如图1所示,其主要是将前叉管A制为两大、小不同的管径A1、A2后,再将两大小不同的管径A1、A2予以焊接组合,同时并在其接缘处S的内部焊有一螺帽B,使套入下胶环C、弹簧D、上胶环E及定位座F后,再以一螺杆G穿设锁入两管径A1、A2接缘处S的螺帽B,由前叉管A1内部所装设的弹簧D,予以压缩产生吸震作用;然而,由于前叉管A内部所装置的各元件,乃需以螺杆G的穿设作为定位,故前叉管A在制成时,必需在其中段处截分成两段,以便利螺帽B焊于内部,但于中段处施予焊接以后,将造成前叉管的扭曲变形,故其直度必须再予校正,反而增加制造的困难度及提高制作成本与时间花费;再者,将两大小不同的管径A1、A2予以焊接组合以后,因是不同大小管直径所接合,且位置点位于前叉管的中段处,导致将来实施时会于该处产生负荷集中,甚至造成金属材料的疲劳与破坏,若有不慎将造成骑乘者的严重伤害;以此结构装置于人们日常使用的交通工具上,其安全性实在令人担忧。
有鉴于上述的缺失所在,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前叉避震装置,其不仅制作组装容易、结构稳固,且避震效果好、使用寿命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自行车前叉避震装置,由前叉外管、下盖、前叉端、衬环、弹性环、前叉内管、避震装置及防尘套等组成;该下盖最前端帽缘与邻近较小环缘皆设有成对称的缺口,使下盖嵌入于前叉外管下段管的入口,而能以帽缘作为抵挡;而前叉端上方成凹状,其两侧插脚皆再设成缺角,使前叉端由插脚嵌入下盖缺口及下段管入口,而较容易契合定位及便于焊固结合;另外,前叉内管于上方入口设有螺纹,于下方设有中心为一贯穿孔的挡缘,而于前叉内管外径则套设有一可作弹性伸缩的防尘套;另外,由前叉内管的内部及挡缘为基点,依序装入有环圈、接杆,把前叉内管装入于前叉外管内,并将接杆前端螺纹锁进下盖的深螺孔内,然后,再将垫块、内衬体、压缩弹簧、特殊弹簧、长杆、帽盖及上、下衬体等组装在前叉内管内,由帽盖外螺纹与前叉内管上方入口所设有的螺纹达成锁制结合,乃将整组避震装置拘制在前叉内管内,并使长杆导引用的大头端可嵌入于接杆的导引孔入口端内,使在避震动作中能获得较佳的导引效果而不会产生偏移,以达到制作组装简易、结构稳固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行车前叉避震装置,其中,该环圈、内衬体与上、下衬体本身皆具有适当弹性,使兼具有缓和冲力的辅助效益;再者,该衬环于环身设置有数条槽沟,以涂布固态油脂后,可供整体得到优良的润滑与顺畅效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行车前叉避震装置,其中,于该前叉内管的外径则套设有一可作弹性伸缩的防尘套,能有效阻隔灰尘砂粒进入内部,使其达到避震效果佳及延长使用寿命的效益。
现再就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操作等项,以配合附图说明的方式,详列记述于后。
图1为传统结构的图示。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呈压缩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锦庭,未经吴锦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128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选式稻麦草谷分离装置
- 下一篇:三角单轮工具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