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然增氧器无效
申请号: | 94212946.6 | 申请日: | 1994-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94356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4-12 |
发明(设计)人: | 孙双印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双印 |
主分类号: | C02F7/00 | 分类号: | C02F7/00;A01K63/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振英 |
地址: | 5134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然 增氧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鱼塘增氧装置,尤其是一种自然增氧器。
现有的鱼塘增氧机大都是由电机带动一套传动机构而构成。它不但需要消耗电能,人工操作,且其机械结构复杂,成本高等,尤其是机器发出的噪声以及废气的污染,对鱼的生长及活动范围均带来一定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无噪声和污染,不用电能也能达到同样增氧效果的自然增氧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自然增氧器包括桶体(1)、进水管(2)、进气管(3)、氧气管(4)等构成,所说桶体(1)为密封状,其桶内有一带浮胆(7)的吊瓶(6),吊瓶的上、下端分别连接一条进水管(8)与排水管(9),其中排水管(9)的另一端经桶底部的通孔伸出桶外。另外,位于桶体顶部一侧有一条直插入桶底的进水管(2),桶体顶部的另一端有一条直插入桶底的进气管(3),桶体顶部中央连接一条氧气输出管(4)。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氧气输出管(4)的端部有一环状氧气喷头(5),位于该喷头(5)上均匀分布有若干氧气出孔(10)。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无噪声和污染,不影响鱼的生长与活动范围,是一种比较经济实用的自然增氧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该增氧器由桶体1、进水管2、进气管3、氧气输出管4、氧气喷头5、吊瓶6、浮胆7、吊瓶进水管8、吊瓶排水管9、氧气出孔10构成。所述的的桶体1为密封状,桶内有带浮胆7的吊瓶6,吊瓶的两端分别连接一条进水管8和排水管9。其中排水管9的另一端经桶底部的通孔伸出桶外,桶体1的顶部两侧经通孔分别插入一条胶管,一条为进水管2,另一条为进气管3。桶体顶部中央的氧气出口端连接一条氧气输出管4,该输出管的另一端头上还连接一个环状氧气喷头5,喷头5上设有氧气出孔10。
使用时,将此增氧器埋入鱼塘的基边中,让水从进水管2流入桶内,当水位不断上升时,进气管3被水位关闭,桶内气压增大,迫使气体从氧气孔经氧气输出管4输出,由环状氧气喷头5喷入鱼塘,气体在水中升起与水产生磨擦而起到增氧作用。当水位升到A点时,桶内便有水经吊瓶水管8流入吊瓶,使吊瓶内水位上升并浮起浮胆,打开排水口,使桶内的水经排水管9排出。当桶内水位下降时,桶内压力增大而使浮胆恢复原位,同时关闭了排水口。此时水又重新经进水管2流入桶内。如此重复上述流程,从而达到了自然增氧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双印,未经孙双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129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机型语音灯光报警装置
- 下一篇:用于制造复合材料纤维预制圈的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