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燃气灶具定时安全阀无效
申请号: | 94213015.4 | 申请日: | 1994-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98532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5-24 |
发明(设计)人: | 马传长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传长 |
主分类号: | F24C3/12 | 分类号: | F24C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气灶具 定时 安全阀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燃气灶具的定时安全阀。
家庭用煤气灶具、液化气灶具等,打开或关掉气源需要人工旋转阀门的旋钮来完成。象煑饭、蒸饭、烧水等不需要烹炒操作的,也要有人在一旁守候,等饭熟或水开后,再人工关掉气源。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会越来越快,特别在早晨时间比较紧张的时候,需要热饭,还需要干别的事情,使用者常因为忘记关气源而烧坏饭菜甚至发生火灾。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设计一种燃气灶具定时安全阀,它能按设定的时间自动关掉气源。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燃气灶具定时安全阀,它包括进气嘴1、出气嘴5和阀体4。阀体4中具有导气管2,导气管2将进气嘴1和出气嘴5连通。它的特殊之处在于,导气管2内套有推杆7,推杆7的一端安装有气阀,推杆7的另一端通过密封装置与进退柱10的一端接触。进退柱10的另一端与定时器11的驱动轮15接触。定时器11通过驱动轮15驱动进退柱10,进退柱10通过推杆7控制气阀的开关。密封装置将进退柱10和推杆7隔开,从而将导气管2一端密封,防止漏气。
本实用新型的气阀由导气管2一端的圆錐面12、带有圆錐面的密封塞3和弹簧14组成。密封塞3的小端固定在推杆7的一端,密封塞3的大端由弹簧14压住。
本实用新型的密封装置由橡胶密封垫9、密封盖8和压盖6组成。密封盖8的中间具有圆孔13,进退柱10安装在圆孔13内。橡胶密封垫9将进退柱10和推杆7隔开,橡胶密封垫9的边缘由密封盖8压在阀体4的一端。压盖6通过螺纹安装在阀体4的一端,压盖6压住密封盖8。
本实用新型的橡胶密封垫9为弹簧套状。
本实用新型可以对燃气灶具的气源实现定控制,既需要做饭又需要干其它事情时,可以估计一下做熟饭需要多长时间,用定时器设定所需的时间,打开燃气灶具,这段时间就可以去干其它事情。经过设定的时间后,饭熟了,本实用新型自动将气源关掉,灶具熄火。这样不需要有人在灶具旁边守候就能将饭做熟,时间选择适当既可以节省燃气和时间,又可以避免将饭菜烧坏,减少发生火灾的危险。另外,由于密封垫采用弹簧套状,其活动范围大,增大疲劳强度,延长使用寿命。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并作为摘要附图。
如附图所示,定时器11和阀体4安装在外壳18内,阀体4中具有导气管2。进气嘴1通过螺纹安装在阀体4一端,进气嘴1与阀体4之间通过橡胶密封圈16密封。阀体4的中部通过螺纹安装有出气嘴5,出气嘴5与阀体4之间通过橡胶密封圈17密封。导气管2将进气嘴1和出气嘴5连通。导气管2内套有推杆7,推杆7的一端安装有气阀,另一端通过密封装置与进退柱10的一端接触。气阀由导气管2一端的圆錐面12、带有圆錐面的密封塞3和弹簧14组成。密封塞3的小端固定在推杆7的一端,大端由弹簧14压住,利用两个圆錐面进行开关。密封装置由橡胶密封垫9、密封盖8和压盖6组成。密封盖8的中间具有圆孔13,进退柱10安装在圆孔13内。橡胶密封垫9呈弹簧套状,它的底部将推杆7和进退柱10隔开,它的边缘由密封盖8压在阀体4的一端,从而将导气管2的另一端密封。压盖6通过螺纹安装在阀体4上,压盖6压住密封盖8。进退柱10的另一端与定时器11的驱动轮15接触,驱动轮15为凹轮。
使用时,进气嘴1通过螺纹与气源的阀门的出气管连接,出气嘴5与灶具的软管连接。打开气源的阀门,旋转旋钮19设定所需的时间。此时,进退柱10被驱动轮15推出,进退柱10推动推杆7,推杆7将密封塞3推开。进气嘴1和出气嘴5之间导通,灶具点火工作。当经过设定时间后,由于驱动轮15转动,使进退柱10的一端进入驱动轮15的凹陷部。弹簧14将密封塞3推回原位关闭阀门,同时推杆7将进退柱10推入凹轮15的凹陷部内。进气嘴1和出气嘴5之间不导通,从而关闭气源,灶具熄火停止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传长,未经马传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130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