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肉芯面条机无效
申请号: | 94213351.X | 申请日: | 1994-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94076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4-12 |
发明(设计)人: | 叶鸿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能达商贸公司 |
主分类号: | A21C11/00 | 分类号: | A21C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30061 四川省重庆***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条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品机械,特别是涉及一种加工带馅面条的机器,适用于食堂、餐馆和食品厂的带馅面条的加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主、副食的花色品种有着更高的要求,主食方面除了包子、馅饼等已有的品种外,还希望有带馅的面条。但是,至今市场上还没有性能可靠专门加工带馅面条的机器。通常加工面条的机器是由人力或电动机传动系统、分面机构、盛料和机架所组成,这种面条机,面粉必须进行三次揉和加工;在双滚筒的碾压下达到一定的厚度和韧度,再通过分面装置分成面条,由于在双滚筒之间经过多次碾压,温度升到甚至高达70-90°,使面条在高温条件下成为不生不熟的状况,营养破坏,质量低劣;公知技术的另一个方面的不足是进料系统必须由人工强迫进料吞服,一旦人手不足,进料不均匀,就会引起厚薄不均,面条质地差,煮后成糊状;公知面条机特别是空心面条机的又一不足是分面机构的模具和机筒上的大螺母不设任何装卸装置、往往进得去,出不来,给折卸清洗带来困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肉芯面条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达到。即:这种肉芯面条机,包括机架、电动机和传动机构,在机架上部装有一个绞送肉装置,相邻处装有一个送面机构,二者分别与合成机头相联接,其中绞送肉装置内腔与合成机头的肉馅腔相通,送面机构的内腔与合成机头的储面室相通,此外,在机架上部还装有一个和面机构,在传动机构的作用下,绞送肉装置、和面机构和送面机构可同步工作,经成形机头作用,源源不断地输出粗细均匀、皮厚一致的肉芯面条。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附图给出:
图1为本实用新型肉芯面条机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绞送肉装置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向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合成机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右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送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左视图;
图9为图7的俯视图。
图1-9中:1为绞送肉装置,2为合成机头,3、24、56为机壳,4为活塞,5为变速器,6为送面机构,7为和面桶,8、9、50、51为皮带轮,10为齿轮座,11、44为电动机,12为机架,13、15为链键,14为链条,16为接面板,17为滚筒罩,18为接面槽,19为接面支架,20为丝杆,21为轴承盖,22为加料筒,23、.26为活动刀片,25为固定刀片,27为机头壳,28为送肉管,29为切断刀片,30为盖板,31为送面管,32为送面压圈,33、57为滚筒,34为轴承套,35为蜗轮,36、42、46、52、53、54为齿轮,37为滚筒轴,38为蜗杆,39为导向管,40为衬套,41为轴承盖,43为油毡,45为联接板,47、58为圆锥齿轮,48为轴,49为搅拌片,55为轴承座,59为蜗轮轴,60为储面室,61为肉馅腔,62为机芯,63、64、65为皮带,66为输面器。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和工作情况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见图1-9,本实用新型肉芯面条机,包括机架12、电动机11、44和传动机构,在机架12上部装有一个绞送肉装置1,相邻处装有一个送面机构6,二者分别与合成机头2 相联接,其中:绞送肉装置的内腔与合成机头2的肉馅腔61相通,送面机构6的内腔与合成机头的储面室60相通,此外在机架12上部还装有一个和面机构,在传动机构作用下,绞送肉装置、和面机构和送面机构可同步工作。
所述的和面机构由和面桶7,一端插在和面桶内腔并与搅拌片49相联接,另一端与传动机构的圆锥齿轮47相联接的轴48组成;
所述的绞送肉装置由绞肉机和自动加压输送装置组成,其中:绞肉机由机壳24、装在其内腔的丝杆20,装在机壳24一端的固定刀片25,与丝杆一端相固接的活动刀片23、26组成;自动加压输送装置由加料筒22,装在其内腔的活塞4,驱动其活塞运动的电动机44、变速箱5、齿轮46组成,活塞杆可加工成齿条状,通过齿轮46的作用,驱使活塞4上下运动。加料筒22与机壳24作可折卸的联接,且二者内腔相通。机壳24装刀片端与合成机头2后端可作折卸的联接。
所述的送面机构6由机壳56,装在其内腔的滚筒轴37、蜗轮轴59,分别装在两轴37、59上的起传递动力/对滚挤压作用的齿轮36、42,滚筒57、33,蜗轮35和驱使蜗轮旋转的蜗杆38以及通过导向管39相联接的输面器66组成。输面器66为一螺旋推进装置,其结构与绞肉机相仿,其输出端与合成机头2的送面压圈32相联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能达商贸公司,未经重庆市能达商贸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133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制有孔颗粒状型煤的对辊成型机
- 下一篇:一种折叠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