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通活祛痹护手肘袋无效
申请号: | 94214114.8 | 申请日: | 1993-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210001Y | 公开(公告)日: | 1995-10-18 |
发明(设计)人: | 臧其中;刘春生;黄仁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通合新技术有限公司;刘春生 |
主分类号: | A61M37/00 | 分类号: | A61M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3002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活祛痹护 手肘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类生活用品技术领域的中药复方保健药袋。
中医的痹症(病)为风、寒、湿之邪乘虚侵袭人体肌表经络所致之症,相似于现代医学的自身免疫病的风湿病范畴,其中以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最为多见。该病是常见病、多发病,中西医药至今尚无理想的特效药。一般多采用口服给药,但是长期服用有一定的副作用,且疗效不好。根据专利查新,未见有相同的专利文献报导。
为了避免治疗风湿、类风湿病长期服药引起的副作用,为了使保健药袋结构更加合理,治疗效果更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活祛痹护手肘袋,以达到通活经络、祛风除湿、通痹、止痛、行气活血、补益肝肾、强身壮骨之目的。它适用于风湿、类风湿性手肘和手腕疼痛。
本实用新型依据中医理论,通过对古方、秘方等数百种方剂进行统计分析,以中医的内病外治法,结合现代药理学、植物化学,经皮给药系统的理论和特点,选用有释放发散的挥发成分的中药,筛选了川芎、当归、羌活、秦艽、香加皮等31味中药,分别将它们洗净、润(蒸)透、切片、干燥,再分别粉碎并通过5号筛,将研成的细粉按配方比例混合均匀,加入用色拉油配制的含樟脑、冬青油等6味药的油溶剂,再加入新型皮肤渗透促进剂氮酮,即制成了带油润状散剂药粉。将该药粉装入袋内缝制成药芯袋。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要是由面袋(1)、药芯袋(2)两部份组成。其中面袋(1)是由下层纱布(9)、中间层塑料薄膜(10)及上层色布(11)缝成而成;药芯袋(2)是由下层纯棉白布(6)、上层太空棉(8)、中间装入药粉(7)缝制而成,缝线(5)将药芯袋(2)缝纫等分为八等分,且固定药粉。然后将药芯袋(2)装入面袋(1)的塑料薄膜(10)与纱布(9)之间。即得通活祛痹护手肘袋。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通活祛痹护手肘袋结构简单合理、易于制作、成本较低。
2、由于面袋(1)中间有一层塑料薄膜,以减少局部皮肤水份蒸发,使皮肤水化,药物易于渗透。药芯袋(2)上层采用太空棉,主要是利用太空棉的保温性能好,它的保温率≥75%,使患部捆贴处利用皮肤散出的热能局部保暖,药物也更易挥发而缓慢释放进入皮肤,这既提高了药物疗效,又使其作用持久。另外由于药粉中加入了脂溶性皮肤渗透促进剂氮酮和油溶剂,也提高了药物对皮肤渗透能力。因此本实用新型与其他的保健药袋相比极大地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和保健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通活祛痹护手肘袋示意图
其中(1)护手肘面袋、(2)药芯袋、(3)和(4)棉带、(5)药芯袋固定药粉缝纫线
图2为通活祛痹护手肘袋A-A剖视层次结构示意图
其中(3)棉带、(6)药芯袋纯棉白布、(7)药粉、(8)太空棉、(9)护手肘面袋纱布、(10)塑料薄模、(11)面袋色布
图3为药芯袋示意图
其中:(2)药芯袋、(5)药芯袋固定药粉缝纫线
图4为药芯袋B-B剖视层次结构示意图
其中:(6)药芯袋纯棉白布、(7)药粉、(8)太空棉
通活祛痹护手肘袋的实施方案如下:
首先筛选川芎、当归、羌活、秦艽、香加皮等31味中药,分别洗净、润(蒸)透、切片、干燥,又分别粉碎并通过5号筛,将研成的细粉按配方比例混合均匀,加入用色拉油配制的含有樟脑、冬青油等6味药的油溶剂,再加入新型皮肤渗透促进剂氮酮,搅拌混匀,即制得了带油润状散剂药粉。
再将药粉(7)装入用太空棉(8)和纯棉白布(6)制成的袋内,每袋装药粉55.5g,缝纫封口,即得药芯袋(2),再用缝纫线(5)将药芯袋(2)缝纫等分为八等分,以固定其药粉。药芯袋(2)的形状为长方形,长20公分,宽10公分。
然后将面袋(1)的色布(11)上先缝上棉带(3)和棉带(4),再与中间层塑料薄膜(10)、纱布(9)缝合,留一边暂不缝合,装入药芯袋(2),药芯袋(2)放在面袋(1)的塑料薄膜(10)与纱布(9)之间,再缝合留下的一边,即制得通活祛痹护手肘袋。
最后将制好的成品封装于铝箔袋内,热合封口,以保证药性不致散发损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通合新技术有限公司;刘春生,未经重庆通合新技术有限公司;刘春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141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